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

青少年儿童是具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抹杀学生的特殊性,而向他们提出与成人同等的要求与行为标准。

2.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小学生 身上所展现的各种特征都还处于变化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这一阶段也是学生逐渐向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方向发展的关键阶段,在他们身 上潜藏着各方面发展的极大的可能性。在这一阶段,他们的身心发展能否得到满足,能否得到积极、良好的教育,对于他们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3.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 用。个体不断作用于客观现实,日益深入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关系,形成一定的发展水平;客观现实也不断作用于个体,对个体提出新要求,这些要求反映在个 体的头脑中,转变为个体的需要。而需要的满足,同样是通过个体自身的活动即与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实现的。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 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安排有极大的关系。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学生的社会地位属学生权利问题。由于学生是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儿童,是未进入正式成人社会的“边际人”,因此他们的独立人格和独立地位常常被忽视,他们经常处于从属和依附的地位。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