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37、下列说法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A.师德要求是高标准的
B.师德具有历史继承性
C.师德具有较强的示范性
D.师德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但对社会不起促进作用
38、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9、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40、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41、强调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典型表现形式是()
A.综合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科课程 D.潜在课程
42、社会本位论主张,在确定教育目的时,应根据()来确定
A.个人需要 B.个人需要为主,但也应考虑社会需要
C.社会需要 D.社会需要为主,但也应考虑个人需要
43、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主要是()
A.社会的进步B.旧式劳动分工C.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D.生产力的发展
44、我国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第一次把中小学的规定为“六三三”制的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45、()主张,学生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
A.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B.存在主义主义课程论
C.经验主义课程论 D.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46、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也是( )
A.美育B.体育C.智育D.德育
47、下列有关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B.主要为生产劳动服务
C.已经从生产劳动中分化出来 D.教育手段比较原始
48、同是资本主义的英国和法国,由于( )的不同,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教育特色。
A.文化价值观B.自然环境C.政治需要D.社会生产
49、二十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指( )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B.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基础知识和义务教育
D.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
50、构成课的核心部分是()
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讲授新课D.布置作业
51.列宁指出,学校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完全且只能由()来决定
A.教育行政部门B.教学人员C.校长D.学生
52、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3、活动课程论与学科课程论的根本分歧在于,它认为课程应该以()为中心。
A.经验B.活动C.儿童D.社会
54、教育的领导权决定于()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D.人口状况
55.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的开端并且被视为欧洲“新学校”的典范的学校是()
A.儿童之家B.罗歇斯学校C.乡村教育之家D.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
56.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目的基本上只有( )方面的一些要求
A.生产技能B.生产力 C.科学知识D.政治思想品德
57、“我们在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这是( )的观点。
A.卢梭B.斯宾塞C.杜威D.凯兴斯泰纳
58、下列哪一个教育观点不是黄炎培提出的()
A.教学做合一B.敬业乐群C.手脑并用D.做学合一
59、曾被成为德国迅速崛起的“秘密武器”、堪称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重要支柱的是( )
A.基础教育B.职业技术教育 C.成人教育D.高等教育
60、教学是()
A.学生学的活动 B.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教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61、衡量人的品德的主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62、夸美纽斯为父母们所写的学龄前儿童教育指南是()
A.《母育学校》B.《人的教育》C.《泛智先声》D.《父母必读》
63、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学堂,它创办于()
A.1840年B.1860年C.1862年D.1864年
64、对于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A.洋务派B.维新派C.革命派D.改良派
65、《学记》设计的大学教学进程,达到“大成”需要()年.
A.五年B.七年C.八年D.九年
66、太学正式设立于()时期。
A.汉武帝B.汉成帝C.汉文帝D.汉元帝
67.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
A.壬子学制B.壬寅学制C.癸丑学制D.癸卯学制
68.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
A.董仲舒B.贾谊C.郑玄D.王充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