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三、名词解释题(共5题,每题5分,共20分)

1. 教育目的

2. 循序渐进原则

3. 教学策略

4. 心理咨询

5. 最近发展区

答案:1.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 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4. 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专门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来访者的良好人际交流,帮助来访者自强、自主、独立,客观分析所面临的困扰并加以克服,增进心理健康,提高适应能力的过程。

5.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1.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2.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答案:1.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2)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3)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

2.(1)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五、材料分析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0分)

阅读下面案例材料,回答问题。

在上课时,林老师在给学生讲“磁铁”之前演示了一个小“魔术”:一盆水中游着一只“小鹅”(标本),林老师手里拿着一块面包吸引“小鹅”,“小鹅”就紧紧跟着面包转。学生都感到很惊奇。林老师边演示边问:“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响亮地回答:“想!”这时林老师就从“小鹅”的嘴里取出一块铁片,又从面包中间拿出一块磁铁。然后他向学生演示了磁铁的作用,让学生观察、讨论,并总结出磁铁的特性。接着又问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运用了磁铁,并让学生思考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学生纷纷举手抢着回答。

(1)案例中的林老师主要遵循了什么教学原则?

(2)林老师的做法对教师教学有哪些启示?

答案:(1)案例中的林老师主要遵循了直观性教学原则。

材料中的老师利用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磁铁的神奇,丰富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2)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小学生或者比较抽象的理论性知识,老师更应该借助各种途径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积累直接经验。在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时,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并且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