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三、判断(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千金买房万金买邻说明,人的发展由环境决定。( )
2.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由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这两个过程交织在一起。( )
3.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是本科或者研究生。( )
4.知识直观包括两种类型: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 )
5.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赫尔巴特。( )
6.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因此学校要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要参加具体的政治活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 )
7.作为教师不一定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但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
8.活动课程也被称为“经验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 )
9.教学实施中教师应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
10.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知识,主要是直接经验,但直接经验要以间接经验为基础。( )
【答案】1-5××××× 6-10××√√×
四、简答(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
1.请简述新课改的学生观。
2.请简述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3.请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请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1.【参考答案】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2.【参考答案】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特点。
(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
3.【参考答案】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参考答案】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
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得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此外,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
五、材料分析(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小明的父母都从事房地产开发工作。因为工作的原因,小明从小到大跟着父母去过不少地方,每个地方待了不到两三年,就又要到另一个城市去。因为父母工作忙,小明与父母的沟通也不是很多,每次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进入当地学校读书,小明就又要适应一个新的环境。而当小明渐渐熟悉起来,又可能要离开了。刚入学时,小明成绩挺好的,可是几年下来,成绩一落千丈,他自己很烦恼,父母也很担忧。
问题:
(1)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小明的哪种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2)请从需要之间的关系分析小明成绩下降的原因。
(3)请分析如何帮助小明摆脱困境,提高成绩。
2.某学校的几位老师在办公室闲聊,甲老师说:“我们班的张某这次数学考试又考了倒数第一,真是没办法了,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乙老师说:“听说他爸爸是登板车的,也就是小学文化,不像我们班的王某,回回考试都是第一名,不愧是工程师的儿子。”丙老师说:“就是嘛,这也不能怪我们教育得不好,俗话不是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运用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几位老师的观点。
1.【参考答案】
(1)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因此,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小明的归属与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2)小明是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进而影响了他对更高层次需要的追求,这也是小明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3)①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家长沟通,满足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②关爱学生,用教师的爱弥补学生归属与爱的缺失;集合全班同学的力量加强对小明的关心与爱护,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进而激发他的学习动机;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教育,增强小明的自信心。
2.【参考答案】
材料中的几位老师持的是“内发论,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环境促使人的发展产生多种可能,并将可能变成现实。
再次,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最后,个体发展中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它能有效的整合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影响,从而最终实现人的身心发展。
所以,单纯强调遗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片面的,更抹杀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影响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