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第八章 教会学生做人
第一部分:素质教育的内容
一、素质教育的定义
是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照现代化需要 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
二、素质教育的特点
整体性、基础性、内化性、综合性
三、 素质教育的目标分解
(一)思想政治素质目标(在整个素质结构中占统治地位)
(四)生理素质目标(人的整体素质赖以生成的基础)
四、 人格教育的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确立人格教育的导向
(三)明确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
第二部分: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一、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它是指对道德行为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
二、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随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对一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的内心体验)
三、道德意志(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四、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从知开始,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顺序进行,但这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
第三部分:育人的基本规范——德育原则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是指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第四部分:育人活动的操作——德育方法
一、说服教育: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二、榜样和示范:身教重于言传
三、锻炼:四、修养: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
五、陶冶:人格感化和环境陶冶、六、评价:奖励、惩罚和操行评定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