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孔子早就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要深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二、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等。
(一)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其中,政治课是向学生较 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科教材中都包含有丰富的教育内容,只要充分发掘教材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就能在传授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和社会人文精神的熏陶,形成良好品德。当然,教学这个途径也不是的,只 通过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进行德育,容易使学生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二)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这是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让学生根据兴 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自主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制订并执行一定的计划与纪律,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处理人际关系。因此,通过这个途径进行的德育, 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识别是非、自我教育等道德能力和互助友爱、团结合作、遵守纪律与诚实守信 等良好品德。
(三)劳动
这是学校进行德育,尤其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学生容易产生对劳动、科学技术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出巨大的热情与力量,经受思想与行为上的严峻磨练。在劳动中,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才能和成果,从而培养爱劳动、勤俭、朴实、艰苦、顽强等许多品德。
(四)共青团活动
共青团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荣誉感,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思想觉悟培养良好品德。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