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

一、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探讨

(一)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论

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他认为,心智技能是由一系 列的心智动作构成的,心智动作是通过实践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与物质化动作阶 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二)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 和自动化阶段。在认知阶段,要了解问题的结构,即起始状态、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步骤、算子。对于复杂的问题而言,要了解问题 的各个子目标及其达到子目标所需要的算子。在认知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即联结阶段,学习者应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 化为程序性知识,这种转化即程序化的过程。随着对某一技能的不断练习,学习者对解决问题的法则的言语复述逐渐减少,而能够直接再认出某一法则的可适用性。 在该阶段,个体逐渐产生一些新的产生式法则,以解决具体的问题。在自动化阶段,个体获得了大量的法则并完善这些法则,操作某一技能所需的认知投入较小,且 不易受到干扰。

二、心智技能原型的模拟

1.创拟确立心智技能的操作原型。

2.检验修正模型。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