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二、辨析题(共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心理学家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

2.桑代克的“试误学习”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应的形成在实质上没有区别。

3.组织策略不需要在记忆的材料中增加信息。

4.根据概念的定义,泰山、月球等都是概念。

5.新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用于问题表征的时间一般多于专家。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8.我国学校的主体是综合学校。

9.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O.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三、简答题(共6道题,每题5分,共30分)

1.学生集体在教育工作中具有哪些作用?

2.简述学校咨询会谈的一般过程。

3.简述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4.简述人本主义流派意义学习的概念以及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

5.简述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

6.简述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要条件。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