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划分
随着信息加工理论对记忆的研究,一些心理学家根据从信息输入到提取所经历的时间间隔不同及编码方式不同,把记忆分为三种系统,或称三级信息加工模式,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①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是指当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其印象一瞬间就急速消失的记忆,也叫感觉记忆。后像就是典型的瞬时记忆。根据研究,视觉的感觉记忆保持时间在1秒以内,听觉的感觉记忆保持时间在4 5秒以内。
②短时记忆
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其信息在头脑中保持l分钟以内的记忆叫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保持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2.5--20秒。如拨电话时,对新查出的电话号码的记忆,就属于短时记忆。一般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个组块,这个数量是相对恒定的。
③长时记忆
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最有意义的就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学习材料经过多次复习后保持在头脑中的记忆。它既可以是短时记忆复述的结果,也可以因印象深刻一次获得。
3.记忆的生理基础
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记忆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和恢复。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与保持或遗忘,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巩固或消退;再认或再现是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暂时神经联系是记忆的生理机制。
人类的记忆与动物的记忆有着本质的不同。由于词语的参与,人不仅对具体事物形成暂时神经联系,而且还可以对词语形成暂时神经联系,从而使人的记忆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记忆形式简便易行,也使人的记忆更为积极、自觉。
(二)记忆的过程
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与再现三个基本环节,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完整统一的过程。
1.识记
识记是记忆的开端,指信息的编码。识记的好坏直接影响记忆的效果。识记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根据识记是否有明确的目的,可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①无意识记
无意识记也叫不随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未经特殊的意志努力的识记。例如,看过电影《董存瑞》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看电影时并没有刻意地去记住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但董存瑞的形象却始终难忘,这就是无意识记。
教学中,正确使用无意识记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教学中过分强调无意识记会失去教学宗旨,迷失教学方向。
②有意识记
有意识记又叫随意识记,是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任务,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需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识记。我们学习科学知识掌握各种技能需要有意识记,例如,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记外语单词、数学公式、定理等,这都属于有意识记。
有意识记是获取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一般而言,有意识记的效果要优于无意识记。彼得逊对两组被试在有意和无意的情况下进行16个单词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有目的组当时记住14个单词,两天后记住9个单词;而无目的组当时只记住10个单词,两天后仅记住6个,前者明显要优于后者。
在有意识记中,识记的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到识记的效果和方法。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