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二、填空题
21.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发,_________地揭示其先决条件。
答案: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
22.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_________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答案:教
23.课堂教学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堂物理环境和_________。
答案:课堂社会环境。
24._________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答案:任务分析
25.在进行_________时,教师要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目,预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一直追问到学生的起始状态为止。
答案:任务分析
26.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_________。
答案:课堂情境
27.课堂管理_________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功能。
答案:始终制约
28.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_________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答案:共同活动
29.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_________,责任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
答案:固定的编制
30.非正式规范的形成是成员们_________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制约。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
答案:约定俗称
31.教学策略指_________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
答案:教师
32.发现教学又称_________,主张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合作学习概念或原理。
答案:启发式教学
[page]
33.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_________、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答案:群体规范
34.班内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会形成_________。他们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
答案:定型的期望
35.班级、小组、少先队、团支部等都属于_________。
答案:正式群体
36.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_________和集体等三个阶段。
答案:联合群体
37.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_________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
答案:持久地
38.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创设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_________,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答案:学习环境
39.集体则是_________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答案:群体发展
40.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_________,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答案:人际关系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