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2.同化和顺应
皮亚杰认为图式的变化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来完成的。同化就是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就是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就本质而言,同化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顺应主要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3.平衡
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较高的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二)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提出,以下四个基本因素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成熟是发展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它为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2.练习和经验,皮亚杰把经验区别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两种,前者主要作用于物体,由个体对物体的个别动作(如摸、触、推等)获得物体的特性(如物体的体积大小,物理重量等)。后者指理解动作与动作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由此形成的就是逻辑数理经验。
3.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
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皮亚杰认为,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认知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单性思维,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多向思维,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出现了去自我中心主义。去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