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4.全面推进阶段(1997~2000)

从1991年到1997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是硬件CPU由16位发展到32位;二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到广泛应用的阶段;三是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及其相应的应用软件的发展,形势要求在保留原纲要的一些稳定的、基本的内容基础上,对指导要做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起草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主要是增加图形操作界面、网络通信、多媒体、常用工具软件等。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议,于1997年10月由国家教委正式颁发。

新的修改稿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做了规定。小学包括5个模块,中学有10个模块,分为基本模块、基本选学三类。

基本模块为:

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微机操作系统的操作与使用;

汉字输入及西文文字处理;

基本选学模块:

数据处理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电子表格;

LOOG绘图;

多媒体基础知识及多媒体软件应用;

Internet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选学模块:

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程序设计初步。

5.大力普及阶段(2000~)

2000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教育部陈至立部长亲自做了主题报告。面对世界的形势,提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宏伟规划。会议上散发了三个文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和以“校校通”为名的远程教育网,这又是我国中小学信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一是把计算机教育提高为信息技术教育;二是把课程定为初、高中的必修课。即提出2001年起高中开始设为必修课;2003年起大部分初中开始设为必修课;2005年起大中城市的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2000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新的指导纲要把课程更名为“信息技术”,对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特别是增加了“网络及其应用”的模块。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477500861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