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临近,推荐报名教师资格证面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来系统学习提升面试技能。关于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随机抽样的三种抽样方法,他们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今天内容的学习,更能让学生们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难点:能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2)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3)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能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遵循观察、探究、发现、总结式的教学模式。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主,让他们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获取知识。由于内容较繁琐,所以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根据本节知识的特点,由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分析(板书以传统的三块式为主,借助计算机教学)

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屏幕显示」在NBA的2004赛季中,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原始记录如下

甲运动员得分﹕12,15,20,25,31,31,36,36,37,39,44,49,50

乙运动员得分﹕8,13,14,16,23,26,28,38,39,51,31,29,33

请问从上面的数据中你能否看出甲,乙两名运动员哪一位发挥比较稳定?

如何根据这些数据作出正确的判断呢?

「设计意图」根据我们目前的知识掌握情况根本无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由此引起学生的思考,激起他们对接下来所要学习内容的兴趣。通过这个例子引出我们今天将要讨论的课题。

2. 探究新知,形成概念

(1)「屏幕显示课本探究题」

(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分析)

(为了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a,必须先了解全市居民日常用水量的分布情况,比如月均用水量在哪个范围的居民最多,他们占全市居民的百分比情况等。因此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分析样本数据来估计全市居民用水量的分布情况。)(如课本P56)「屏幕显示样本数据」

给出思考题:由上表大家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通过讨论之后由学生回答,从回答的结果发现,我们很难从这些随意记录下来的数据中看出规律,为此,我们需要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的事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并由此引出接下来我们将要重点探讨的内容。

(2) 通过讲解及学生的探讨交流,总结出列这组数据的频率分布表及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列表作图,老师最后利用多媒体演示列出频率分布表并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这里要特别提醒学生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时应注意的几个点:纵轴表示频率比组距;频率等于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所有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1。然后共同分析总结得出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探讨交流得出结果,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通过动手列表作图,将理论上升为实践,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经过的对比,发现自身的不足。

⑶探究:同样一组数据,如果组距不同,横轴、纵轴的单位不同,得到的图和形状也会不同。不同的形状给人以不同的印象,这种印象有时会影响我们对总体的判断,分别以0.1和1为组距重新作图,然后谈谈你对图的印象?(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分别作出两种组距的图,然后组织同学们对所作图不同的看法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更进一步地理解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意义,在改变作图条件的情况下,频率分布直方图将会发生何种改变,学生积极思考,探讨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⑷思考:如果当地政府希望使85%以上的居民每月的用水量不超出标准,根据前面所作出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你能对制定月用水量标准提出建议吗?(让学生仔细观察表和图,然后作出回答)

「设计意图」发散思维,将课本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