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二、上课
(一)课的类型与结构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1.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一般有两种分类,一种是根据教学的任务划分 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时一节课只完成一个任务, 有时一节课则需完成多项任务,所以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又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另一种是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的,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片和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当一节课主要是采用一种方法进行教学活动,用方法命名课的类型对教学有指导意义,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某一方法的作用来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
上述两种分类也有联系,具体表现在两类课型有相对应之处。如新授课多属讲授
课,巩固课多属复习课,技能课多属练习课或实验课等。
2.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受学科特 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等因素制约,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结构。了解课的结构有助于掌握每一种课的性能与操作过程,以便发挥各种课在教学中的作 用。但是,任何一种课的结构在实际运用中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创造性地运用,切不可生搬硬套,公式化,简单化。
一般来说,构成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组织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如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用品准 备情况,是不是已从下课时的兴奋状态中安静下来,期待新课的学习,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为做到这一点,许多教师常在上课前两三分钟 进入教室,帮助学生作好上课的心理准备。组织教学并不只限于在上课开始时进行,还应该贯穿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直到课的结束。
检查复习,目的在于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了解学生的接 受情况,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对学业责任感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检查复习的内容,可以是上一次课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以前学过并与即将学习的新 知识有关的内容。检查复习的方式有口头回答、黑板演算、检查课外作业等。
讲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教师讲授新教材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
巩固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当堂及时巩固,也包括让学生初步运用新知识进行课堂练习,为课外作业做好准备。巩固新教材的工作可以采取提问、重点复述、练习等方法进行。
布置课外作业,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教师在向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时,应说明具体要求,对难度较大的作业可以适当提示完成作业的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课外作业,应当认真进行检查、批改和评定。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