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教资国考《小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单选练习题(八)(2)
来源:中国教师资格网 时间:2015-06-15 11:04:03
4.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 )的方针。
A.教育、感化、挽救
B.批评、教育、惩罚
C.说理、劝服、感化
D.教育、劝服、挽救
【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考查。
【欣瑞讲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5.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 )的现实需要。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以人为本
D.均衡发展
【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查。
【欣瑞讲师解析】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以德治国的现实需要。
6.汉族前身基本上是炎帝、黄帝所遗两大族构成,史称“华夏”(也有人认为“华夏”即生活在中原的民族,“夏,大也。有礼仪谓之大;有文章谓之华”)。华夏是汉族的前身,汉族的观念产生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固定下来更晚,因此书中常用“华夏以代汉族”。“中国”这个词最早出自周代的“何尊”(20世纪60年代出土于宝鸡)的“余其宅兹中国”。
对这段文字最后一句中的“中国”一词理解准确的是( )。
A.华夏民族生活的中心——中原一带
B.华夏民族的居住地
C.现今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D.现今中国大陆
【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欣瑞讲师解析】古时的“中国”与史书记载的“华夏”、“中原”、“九州”等含义相同,同指伟大祖国。文字中提到“华夏”即生活在中原的民族。所以本题选A。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