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4.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教师公正地对待学生要求教师要公正、公平、不偏不倚、一视同仁。一方面,教师不能因为个人感情的好恶、私人关系、学生成绩的优劣等偏袒或是轻视学 生: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学生的性别、美丑、性格特征、身体条件、家庭出身等的不同而偏袒或轻视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是树立正确师生观的核心问题。
5.严格要求学生
首先,严而有理。教师在要求学生时,一方面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教育规律,另一方面,教师在要求学生时要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欣然接受。
其次,严而有度。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适度要求,从关心爱护学生角度出发,认真考虑每一项要求有可能产生的后果,以便做到恰到好处。
再次,严而有恒。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必须始终一致,坚持到底,不能朝令夕改。在贯彻中难免遇到来自学生惰性、理解程度等方面的阻碍,但是教师必须态度坚决、意志坚定。
最后,严而有方。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在充分考虑教育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刚柔相济。
(二)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成长负有责任,并且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家庭教育对学生在学校中接受教育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平等的沟系
教师和家长都是以教育好学生,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共同目标的,应该建立彼此信任相互支持的平等关系,只有平等才有沟通的可能;只有平等双方才不会落入误区,形成扯皮、推诿、渎职等状态,齐心合力教育好学生。
2.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
首先,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建立联系,通过家访、家长会、联系手册、电话、通信、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商讨、协调教育方法、步骤。
其次,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尊重家长,全面、客观地介绍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的情况,热情、耐心地与家长进行沟通,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
再次,教师要及时地通报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动态,特别是出现异常情况或突发事件时,要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及时分析原因,商讨对策,共同实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最后,教师要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要放下“教育”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找出和确立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家长会觉得教师可亲可信,有利于维护教师的威信。
3.尊重家长的人格
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教师和家长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之分。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尊重所谓“差生”的家长的人格。
4.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教师不仅要身体力行地尊重学生家长,还要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父母,特别是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教师教育学生尊重家长,不但可以提高家长的威信,增强家庭教育的力量,而且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教师的教育下健康成长,对自己又很尊敬时,会由衷地感谢教师,更加信任教师。
(三)教师与同事的关系
1.尊重
教师在教师集体中开展着教育教学专业性活动,这种教育教学活动通常需要靠集体的力量去完成,因此,对于同处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同事,在地位上应当是平等的,并给予其必要的尊重。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