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小学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概念

所谓概念就是反映事物(对象)属性和范围的思维形式,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也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1.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

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或本质。例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例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外延指具有商品这个概念内涵的,在市场上出售的所有商品。

2.概念的种类

(1)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零概念

如果把概念外延中的一个单个对象称作一个“类分子”的话,那么,普遍概念就是类分子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如“教师”“政府”“原则”等。

单独概念就是类分子数为一个的概念,如“屈原”“云南的省会”“世界最大的湖泊”等。概念外延不包含分子,称为零概念,如:“孙悟空”。

(2)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具体概念指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实体,如:“人”。抽象概念指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属性。属性概念又分为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如:“美丽”是性质概念,“小于”是关系概念。

(3)正概念和负概念

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属性的概念,如“学科”“生动”等。

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属性的概念,如“无情”“不美丽”“非师范院校”“非正义战争”等。

(4)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可将全部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是集合概念;不反映集合体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所谓集合体,就是由若干同类的个体对象所组成的统一的整体或群体。例如,由一个个中国女排的队员所组成的中国国家女排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一只只羊汇聚成的羊群就是群体。中国国家女排、羊群都是集合体。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