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二、辨析题
22. 错误【答案要点】认为素质教育是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这一观点是对素质教育倡导的“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误 解,同时忽视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起主导作用,首先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潜力的开发者、智慧的启迪者、人生的引路人, 其次才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23.正确【答案要点】学生学习相比于成人的学习,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1)学生以学习为 主要任务;(2)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学习;(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 经验和技能,还要发展智力,培养行为习惯,培养道德品质,促进人格的发展。
24.正确【答案要点】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就是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其中知是基础,行是 关键。因此,要从知、情、意、行四方面着手来发展学生的品德,真正做到四者之间能够相辅相成,全面和谐的发展。
25.错误【答案要点】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但是,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以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为基础。
三、简答题
26.【答案要点】关于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有四种观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和相互作用论。
(1)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遗传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个体心理的发展是受先天的遗传素质所决定的。
(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环境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个体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结果,遗传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3)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二因素论的理论观点是,个体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4)相互作用论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多数心理学家都支持这一观点。其理论观点是,遗传对个体心理的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的制约,即“遗传决定心理发展的限度,环境在限度内起决定作用”。
【专 家点拨】关于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相互作用论等。这是历年考试的单项选择题中经常涉及的内容。考生应该记 住,遗传决定论者仅强调遗传的作用,环境决定论者仅强调环境的作用,二因素论认为遗传和环境都起作用,但二者是各自独立的,相互作用论认为二者是交互起来 共同对个体发生影响的。
27.【答案要点】教材是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编制的、直接用于教和学的书籍与工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字教材,如教科书;另一类是音像教材,如电影片。目前,教科书是中小学使用最多的教材,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具体来看:(1)教材的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2)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28.【答案要点】(1)善于学习。作为教师,通过学习可以了解教育教学的要求,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明确教师自身的角色和定位。
(2)恒于研究。通过科研,教师可以发现规律,根据规律进行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
(3)勤于反思。反思是人类个体或群体以自身为对象,以寻求更好的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积极的和仔细的审视与思考的活动。通过反思,既可以总结经验、坚定信念,也可以发现问题、完善自己。不仅要反思自己的言语、行动,而且要反思自己的经验和思想。
(4)勇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首先要有实践意识和勇气,及时捕捉机会,将自己新颖的想法转化为实践行动;其次要讲求实践的方法,对新想法进行可行性论证,确定行动方案,然后进行实践。
29.【答案要点】性格的结构可分为态度特征、认知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四个方面。
(1)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在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性格的核心。
(2)性格的认知特征。性格的认知特征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个体在情绪表现方面的心理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