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第21题.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尽可能地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组织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元认知策略

D. 复述策略

正确答案:D 

  解析: D【解析】在进行复述时,利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例如边听边看、边读边写,能够有效地增强记忆。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第1题.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 

  解析: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或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自觉的或系统的。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第2题. 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解析: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1)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 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 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 教育者品德的活动。(2)根据l988年、l994年和l996年中共中央颁布的有关决定,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 康教育(也有说法认为,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3)因此,德育不能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 

第3题. 知觉的整体性主要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

  解析: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知觉对象提供的信息不足时,知觉者总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补充当前的知觉。例如,给动物学家一块动物身上的骨头,他可以塑造出完整的动物形象来。这对于缺乏动物解剖学知识的人来说,是不可能办到的。

第4题.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不可能同时存在。

  解析: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则称为倒摄抑制。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可以同时存在,系列材料中间的材料受到双重抑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第1题. 简述班集体形成的阶段与培养的方法。 

  解析: (1)班集体形成的阶段:①组建阶段;②形核阶段;③发展阶段;④成熟阶段。 

(2)班集体培养的方法: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②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2题.简述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解析:(1)知识;(2)社会;(3)学生;(4)科学和教育的发展;(5)政治、文化与哲学。 

第3题. 简述一般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解析: (1)智力正常; 

(2)情绪适中;(

3)意志健全; 

(4)人格统一; 

(5)人际关系和谐; 

(6)与社会协调一致;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第4题. 简述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

  解析: 对学习材料的复习,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即每次时间短、次数多),一种是集中复习(即每次时间长、次数少)。研究表明, 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因为分散复习可降低疲劳感,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分散复习,而不要等到考前集中 算“总账”。 

 (1)复习要及时; 

 (2)识记与尝试回忆交替进行; 

(3)复习过程要尽量多样化; 

(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 

(5)注意用脑卫生。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