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5.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教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动机律

【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规律。

【欣瑞教育解析】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三条基本规律:效果律(行为后好的结果加强联结,否则削弱联结)、练习律(练习加强联结的力量,否则削弱)、准 备律(在试误学习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有一种准备状态,实现感到满意,否则烦恼;当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本题中,学生取得好成 绩,得到表扬和奖励属于效果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6.很多留学生刚来中国学习汉语时,会把“银行”错认成“很行”,这其中体现的心理学现象是( )。

A.刺激的分化

B.刺激的泛化

C.条件反射

D.记忆术策略

【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刺激的泛化。

【欣瑞教育解析】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刺激泛化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 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样的现象即刺激的泛化。条件反射是指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反复结 合后,具有了诱发原来仅受无条件刺激制约的无条件反应的某些力量而变成了条件刺激,单独呈现条件刺激能引起的反射则叫做条件反射。记忆术策略是学习策略中 精细加工策略的一种,用来提高记忆效果。本题中,“银”与“很”是相似的刺激,留学生把“银”认做“很”,是一种刺激的泛化现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

7.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学生表现良好,教师减少其家庭作业的量,教师这样的行为称为(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强化。

【欣瑞教育解析】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正强化即实施奖励,负强化即撤销惩罚,它们都可以增加反应的概率。惩罚是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后,呈现 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惩罚和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将来反应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 来降低将来反应发生的概率。消退是指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 消退。本题中,教师减少学生的作业量是为了学生以后继续表现良好,是增加学生日后表现良好反应发生的概率,所以属于强化,由于是撤销一个厌恶刺激(多的作 业),所以本例属于负强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8.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理论是通过以下哪一经典实验得出的?( )

A.黑猩猩问题解决实验

B.饿猫“迷笼”实验

C.小白鼠走迷津实验

D.白鼠“迷箱”实验

【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理论。

【欣瑞教育解析】选项A黑猩猩问题解决实验是苛勒顿悟一完形说提出时所做的系列实验;选项B饿猫“迷笼”实验对应的是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理论;选项C 小白鼠走迷津实验,是罗森塔尔为了验证实验者期待效应所做的系列实验之一;选项D白鼠“迷箱”实验是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时所做的实验。因此本题的 正确答案为B。

9.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体要求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发挥,这属于( )。

A.安全的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欣瑞教育解析】生理的需要指对食物、水、空气等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指个体要求稳定、安全、免除恐惧感和焦虑感;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体与他人建立 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指自尊和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五种需要一级比一级高,低一 级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题干所述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