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单项选择题

1.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

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2.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最终是要让学生( )。

A.学会生存

B.学会思考

C.学会学习

D.学会分析

3.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

A.内在强化

B.负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无意强化

5.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6.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开小差,这属于(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稳定

7.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动因不包括( )。

A.教师的热情

B.教师渊博的知识

C.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D.教师对学生的信任

8.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9.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主旋律”是( )。

A。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

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教育

D.爱国主义、劳动教育和理想教育

10.一名教师在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11.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强化阶段是( )。

A.0~6岁

B.6~9岁

C.9~16岁

D.16岁至成年

12.安安平时比较踏实.遇事沉着、冷静,但却比较死板,灵活性不足。她应该属于( )类型。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3.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作( )。

A.知觉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14.力求本学期考得好,力求得到本学期的奖学金,属于( )。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成就动机

1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16.在观察精确性上有明显提高的阶段是小学( )。

A.二年级

B.三年级

C.四年级

D.五年级

17.小学生在记课堂笔记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属于(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无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18.观看乒乓球抽球录像后,能以一定的精确度来演示这一动作的动作技能目标是( )。

A.模仿

B.准确

C.连贯

D.习惯化

19.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的哪一层的标准?( )

A.非病状态

B.良好适应状态

C.理想状态

D.正常状态

20.碘缺乏会导致儿童、青少年( )。

A.甲亢

B.无力

C.心理疾病

D.生长发育和智力受影响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