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设计意图:教师精讲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例题讲解巩固知识,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确知识点。
3.如何突破“负功”这一难点。(10分钟)
⑴教材从两方面说明,从公式上看α>90°时,Cosα<0,W<0 ,即力和物体位移间夹角大于90°时,力对物体做负功。从动力学观点看,力F是阻力,对物体运动起阻碍作用。
⑵因为前几章的学习中,对“负”号我们已强调是表示方向,学生有一定的思维定势,所以在这里应特别强调功是标量,功的正负只反映力是动力时使物体速度增大,力是阻力时使物体速度减小,不说明功具有方向性,并且明确指出:力F做负功-FS 克服力F做功F·S。
⑶通过力做负功的例子再加以强化。
例:一同学竖直上抛一物体,请问在上升、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如何?
(三)巩固本节学习的新知识。(5分钟)
通过多媒体演示练习。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1.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和在力的方向发生的位移。
3.功的计算式:
⑴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W=F·S。
⑵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α时,W=F·SCosα。
讨 论:a.当0°≤α<90°,力对物体做正功,力对物体起推动作用。
b.当α=90°,力对物体不做功。
c.当90°<α≤180°,力对物体做负功,力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⑶注意点:a.功是标量 b.公式中各物理量意义 c.公式的适用条件
4.功的单位:焦耳(牛·米),符号J。
1J=1N×1m 1J=1N×1m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