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三、问题探究:1、 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孩子们天真无邪,一直在父母亲人的关爱下幸福地生活,他们也思想单纯,力量弱小,不可能做出对纳粹“不利”的事来,灭 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使我们对法西斯强盗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2、西德作家明赫白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谅解: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深刻,真诚地进行忏悔。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犯下的,明赫白没有责任,但他却代上一代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敬他。
   3、作者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表现持什么态度?说说理由。充满了鄙弃的感情色彩。作者不称之为作家,而称之为日本人,用安格尔的话对他进行驳斥;写许多人与 明赫白握手,表示理解。却对日本人的冷落表明了各国作家对日本作家发言的否定。4、联系上下文说说“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的含 义。作者强调的是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5、萨特为什么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 “美丽”的?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不论是那位面对枪 口的威胁仍然坚持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的老师,还是那些在生命即将被残酷剥夺之际仍不忘表达对亲人的爱的人们,都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令人崇敬 的,着是美的,所以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四、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①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不仅写天气,而且一词一顿,极力渲染无限悲哀的气氛。②“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③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历史的印迹(包括两位生还者),在这凄风苦雨中,与现实融为一体。残酷的历史令人悲 哀,但不忘历史、纪念死者,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民族,是何等的荒谬。
  五、课堂小结:对 照德国,我们的邻国日本忤逆民心,一意孤行,肆意推卸蓄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责任、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掩盖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 攻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正义审判,拒绝修改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教科书。种种卑劣行径,告诉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要时刻提高警惕呀!
  六、布置作业:
  板书:
  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充满罪恶感
   “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日本人:自私的狡辩,企图开脱罪责 鄙弃
  安格尔的反驳:称其“日本人”而非“作家”
  意在告诉人们,至今还有人不愿正视历史,还在为侵略辩护,这潜伏着新的危险。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