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二)初读,整体把握
  1、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两个问题:
  (1)课文写了济南的冬天什么特点?请用文章中的一个两字词语来概括。
  (2)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来突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待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这一步骤,有两个理由:一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二是让学生把握文章总—分的结构。
  (三)精读,学习方法
   在初读,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最喜欢、最欣赏的段落,并把它仔细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喜欢。由此自然过渡到对文章第三段的精读,教师指 导引路,学生在读中思考总结,归纳出“抓特征、有层次、有映衬、有虚实、有动静”五种写景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学习该段的方法对比学习第五段,看 看第五段是否用了这些方法,有无新的写景方法。最后教师让学生质疑第五段,大家共同解决疑难,并明确该段新用的“有远近”的写景方法。
  学习这两段,花费的时间相对长一些,因为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主要就是想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给学生一些方法,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四)品读,体会感情
   在重点学习第三、五段后,让学生再回到整篇课文,默读课文一遍,想想: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写济南的冬天的?你是怎样感受出来的?课文开头和结尾各有 一句话,满载作者这种感情,你知道各是哪一句吗?对文章的结尾一句,你觉得放在最后一段末尾妥当吗?你有什么建议?有人提议把题目《济南的冬天》改成《冬 天的济南》,你觉得可以吗?
  设计这些问题,一是让学生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二是让学生了解“情景交融”“首尾呼应”的写法;三是让学生要批判性地读书,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唯书,不唯他。
  这一环节,是一个从课文中走出来的过程,一个把文章由长读短的过程。
  (五)习作,学以致用
  让学生以《校园的早晨》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布置写作,用意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巩固在课文中学习到的众多写景方法,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学会把景物写活、写生动。
  七、示板书:(略)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