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三)赏析品味,互动探讨 
  在学生满怀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时,让他们自学讨论,运用“自读讨论法”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教师多角度层层挖掘,适时点拨,开启心智。
  1.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划分情节脉络。
  往事如梦——梦中人——未了情缘
  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下列问题,品读文章。
  a.翠翠为什么看到天上的红云,听着乡生意人的声音,心中有些凄凉?
  b.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到底缺少了什么?
  c.第二自然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
  讨论后明确:翠翠一方面内心寂寞惆怅,一方面又迸发出骚动不安的爱情火花,心中有了朦胧的爱情,又有因情感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
  3.学生结合课文其他部分,概括翠翠形象。此处设计以下问题:
  a.翠翠的梦,有什么含义?
  b.爷爷问翠翠选择哪一个,翠翠为什么不答?
  讨论后明确:翠翠的梦暗示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她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了起来,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翠翠的闪烁其辞又表现了她的腼腆、羞涩。
  翠翠形象:聪明乖巧清纯质朴腼腆多情
  4.让学生找出表现祖孙亲情、天保和傩送手足情的文段,让他们再次感受湘西民间独具的风俗美与风情美。
  5.学生自由发言,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本文主题。
   总结发言。明确:作者描写湘西秀丽风光、纯朴民风,旨在表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恰如其分的说明”。作者痛心 于现代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朽堕落的现实,在作品中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残留至今的美德。
  (四)总结
   通过边城,通过翠翠,作者用最出神的笔墨淡然写出了一份柔情,对现实进行过滤或裁剪。我们要用最细腻的心灵体味着它,让我们一起去感应,所有的一切是那 样的美好而温暖。它让浮躁的人心慢慢沉静下来、敞亮开来……让我们把这样一份美好的柔情从古老的湘西,从遥远的边城带过来,储存在每个人的心底。
  (五)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
  有人说“爱”是一件大衣衫,衣衫是要讲究式样、色彩、衣料,甚至于时尚和流行的程度的。但是,对于穿衣服的人来说,更需要细密而熨帖的针法,才能让这件衣衫变得真正温暖舒适起来。
  请以“爱的针法”为话题,写一篇亲情文章。
  上述教学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