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为什么说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这是因为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表现为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时它与文化构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另一方面它的实践者及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如思想观念、价值倾向和行为方式,这时它又成为文化本体。
为什么说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社会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这是因为一方面,文化通过教育活动得以传递和深化;另一方面,文化通过教育发展得以丰富。
学校文化: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他在1932年《教育社会学》中提及。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 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学校文化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
观念文化也叫精神文化,由认知成份、情感成份、价值成份和理想成份四种基本成份构成,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学校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
规范文化也叫制度文化,是一种确立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角色与职责,规范成员行为的文化。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 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学校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学校文化的特性与功能:特性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已任。4、学校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功能:学校文化具有导向、凝聚、规范的功能。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一: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2: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3:培养人是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实 现的。4: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特殊社会实践。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1: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2: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三:教 育有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 全局性作用,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教育地位和作用。1: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花事业的关键所在。2: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坚持 性因素。3: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4: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领域。
如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992年党的十四大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可称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落实这一要求:
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2、把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3、加大政府对教育的 投入,加快教育发展。4、进一步动员社会资源,建立多元教育投资体制。5、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6、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 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