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真题资料及报考疑问请加老师微信66746005,或点击这里在线咨询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董老师认为,只有成绩优秀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这一认识忽视了学生

A.发展的独立性

B.发展的主体性

C.发展的全面性

D.发展的主动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2.数学课上,李老师正津津有味地讲解例题,小雨站起来兴奋地说:“老师,我想了一个更简便的方法!"李老师眼一瞪,说:“就你聪明!赶紧坐好,认真听课!”

下列关于李老师做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B.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C.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D.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3.针对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唐老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设计了矫正方案并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唐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

A.行动研究

B.校本教研

C.专业引领

D.进修培训

【参考答案】A

解析

4.

A.  阶段性

B.  情境性

C.  长期性

D.  发展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依法享有

A.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B.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C.公平的受教育条件

E.  平等的受教育条件

【参考答案】B平等的教育机会

【解析】

6.某小学规定,没有完成暑假作业的学生,一律不准到校上课。该校的做法

A.合法,学校有自主管理权

B.合法,学校有惩罚学生的权力

C.不合法,学校侵犯了学生的休息权

D.  不合法,学校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D

解析:

7.小学生孙某经常与同学打架,班主任以此为由再也不让他参加学校、班级的各种文

体活动。该班主任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班级管理

B.正确,有利于警示学生

C.不正确,教师不得歧视学生

D.  不正确,教师应征得家长同意

【参考答案】C

解析:

8.为保障学生安全,某校要求所有学生购买学校统一采购的带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手环。该校的做法

A .正确,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统一管理

B.正确,有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信息

C.不正确,购买智能手环应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D.  不正确,是否购买智能手环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参考答案】D

解析:

9.教师王某向学校提出辞职,当天便离开学校,所任课程教学受到影响。王某的做法

A. 正确,教师有辞职的权利

B.正确,教师有教学的自由

C.不正确,教师在聘期内不能辞职

D.  不正确,辞职应提前向学校申请

【参考答案】D

解析:

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吸烟、饮酒

B.学校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C.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教材发布商业广告

D.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参考答案】B

解析:

11.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一小学生小红跟祖父母一起生活。他在放学自行回家途中将同学打伤。应对该事件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A.小红

B.小红祖父母

C.小红父母

D.  学校

【参考答案】C

解析: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的任期是

A.6年

B.5年

C.4年

D.  3年

【参考答案】B

解析:

13.有几位家长的教育理念有些偏颇,甚至与吴老师的相悖,影响了教育效果。吴老幅感到很无奈。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吴老师还是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这些家长沟通,以求形成教育合力。这表明

A.家校矛盾具有非对抗性

B.家校协作关系具有选择性

C.家校地位具有非对等性

D.家校根本利益具有相异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14.某小学一(3)班的宁宁数学运算经常出错,于是段老师经常和宁宁一起做“摆小棒”的数学游戏,以提高他的运算能力。下列选项与该案例所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相符合的是

A.“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B.“知其行矣,而后能遂其形也;知其物矣,然后能别其情也。”

C.“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

D.“教人有秩而不可躐等。”

【参考答案】D

解析:

15.赵老师在班里开展系列创新实践活动,将同学们的作品在教室陈列,并作为学生评优的重要参考。下列对赵老师的做法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教育重点

B.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C.不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D.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参考答案】A

【解析】

16.

A.

B.

C.

D.

【参考答案】

【解析】

17.下列关于常见医学检测技术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B超检查利用了超声波能产生回声的原理

B.CT检查利用了γ射线所具有的超强穿透性

C.核磁共振检查利用了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共振的原理

D.X光检查利用了X射线穿过不同组织后衰减程度不同的特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18.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它是集成电路和光电器件的主要材料。下列选项中。属于半导体的是

A.铜

B.硅

C.石墨

D.塑料

【参考答案】D

解析:

19.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主张以法治国,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断于法”。下列历史人物,不属于法家的是

A.韩非

B.李斯

C.苏秦

D.李悝

【参考答案】C

解析:

20.  下列选项中,历史文件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土地法令》——俄国十月革命

B.《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

C.《人权宣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权利法案》——美国南北战争

【参考答案】A

解析:

21.“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这副挽联哀悼的现代作家是

A.鲁迅

B.郭沫若

C.老舍

D.沈从文

【参考答案】A

解析:

22.哥特式是一种盛行于欧洲中世纪的建筑风格。下列对其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交叉肋拱、高扶壁和飞拱

B.有窗花格以及彩绘玻璃隔屏

C.整体造型高耸、削瘦且带尖

D.外形厚重、敦实、色彩强烈

【参考答案】D

解析:

23.

A.

B.

C.

D.

【参考答案】

解析:

24.与“洛阳纸贵”这一成语故事相关的作品及作者是

A.《西京赋》张衡

B.缺

C.《三都赋》左思

D.《长门赋》司马相如

【参考答案】C

解析

2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能够在……的长度上利用、控制或改造物质下列长度单位中,最小的是

A.纳米

B.毫米

C.微米

D.厘米

【参考答案】A

解析:

26.在 Excel 中,如果 B2 单元格的内容为数值 15,B3单元格的内容为数值10(如下图),则 B4 单元格中公式“=$BS2+B3*2”的值为

A.5

B.25

C.35

D.40

【参考答案】C

解析:

27.在PowerPoint 中,要使幻灯片按规定时间连续自动插放,应选择的设置是

A.排练计时

B.打包操作

C.切换效果选项

D.设置放映方式

【参考答案】A

解析:

28.下列选项中,与“蔬莱——圆白菜”的逻辑关系一致的是

A.“大豆”和“农作物”

B.“菠菜”和“绿叶菜”

C.“香燕”和“美人蕉”

D.“水果”和“青苹果”

【参考答案】D

解析:

29.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游戏,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按照“5=72”“4=18”

“3=6”“2=() ”“1=3”的规律,下列选项中,应填入“( )”中的是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B

解析: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  材料:小文和小圣.小文内向上课不积极举手,小圣外向不集中,老师积极引导根据教育观教育观.

【参考答案】:(1)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不是只注重少数人,而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材料中,“我” 不仅关注哪些反应快,学得好的学生,也关注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说明“我”做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

(2)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倡在教育中要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而不只是某-方面的发展。 材料中,“我” 鼓励性格内向的文文起来回答问题,文文比以

前更自信了,鼓励平时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小胜善于提问,小胜听课比以前更认真了,说明“我”做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每位学生都是千差万别的,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教育中要尊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材料中,“我针对性格特点不一 样的学生,采

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做到了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努力贯彻素质教育观的要求,向材料中的“我”学习。.

31.材料:转校生小梁,老师积极关注小梁,在小梁爸爸积极接待爸爸,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评析老师行为.

【参考答案】:

(1)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维护学生权益。材料中,沈老师为了帮助小良适应城市生活,跟上学习,想了一-些办法,比如课上多提问小良,课下安排成绩好的同学与晓良“结对子”等等,做到了关爱学生。

(2)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沈老师没有因为晓良成绩不理想而忽略他,而是鼓励他,相信他是可以进步的,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做到了教书育人。

(3)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勤恳敬业,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认真,不得敷行塞责。材料中,沈老师采取了各种办法鼓励学生你追我赶,互帮互学,对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

责,做到了爱岗敬业。

(4)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尊重同事,.尊重家长,廉洁奉公。材料中,沈老师给晓良的爸爸让座,倒水的细节,体现了对晓良爸爸的尊重,给晓良树立

了良好的榜样,做到了为人师表。

因材,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严格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向材料中沈老师的行为学习。

32.材料:摘要在2012 年伦敦举行的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代表队获得了奖牌总数第二的好成绩.羽毛球项目中国队更是历史性地包揽了全部金牌.值得注意的是,在女双项目赛程中,有来自三个国家的4对羽毛球选手因消极比赛被取消参赛资格,引发了有关体育道德的争议性讨论.本文将对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剖析,对体育道德与体育竞赛规则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职业化体育的道德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规则体育道德

一、体育道德的范畴

(一)何为体育道德

所谓体育道德,是指体育运动中各种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体育工作者以及一切体育活动爱好者,在从事体育竞赛和参与体育活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体育伦理学认为,体育道德包括社会体育公德和体育职业道德,而体育道德划分为运动员道德、教练员道德裁判员道德、体育教师及科研人员道德、体育相关行业人员道德和体育观众道德等等.

(二)体育道德的意义

随着竞赛运动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体育受到政治化、商业化、极端个人主义和金钱万能思想的干扰下,竞赛体育道德观念正在不断弱化.为了保证公平竞赛和运动成绩的可比性,运动员、裁判员等从事竞赛体育运动的人员必须遵守体育道德.如果体育道德得不到发扬,体育从业人员不能够进行严格的自我道德约束,那么体育事业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阻碍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二、体育竞赛规则的制定

(一)何谓体育竞赛规则

体育竞赛规则,即参加运动项目比赛应共同遵循的相关规定,包括:裁判员职责、比赛通则、裁判方法、得分、违例、犯规的评定、场地、设备和器材的规格等等.体育竞赛规则是体育比赛的各种事件处理过程中能够遵循的唯一标准.

(二)体育竞赛规则的制定

体育竞赛规则的制定,是由该项运动的国际联合会根据本项运动的技、战术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制定并向世界各会员国的体育联合会(或协会)进行公布.竞赛规则是实现公平竞赛的主要保证,任何竞赛都必须由统一的规则来约束.随着各体育项目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相应的竞赛规则也完善和细化起来,并且在制定过程中突出了一些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 反项目垄断:这是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项运动竞技水平明显高出国际水平、导致比赛的观赏性和竞争性下降时,规则制定者将会通过对竞赛规则的修改来维持强、弱国(队)之间的相对平衡,如: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在速度和旋转上明显强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运动员,致使该项目缺乏挑战性和竞争性.国际乒联针对这一情况将乒乓球项目的比赛用球直径加大,依靠乒乓球直径加大后的运动物理特性来限制中国乒乓球项目的一家独大.

2. 较强地区予以参赛资格偏护:是指当某一地区的多个国家之间竞技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时,应适当放宽该地区参赛国家的要求或给予一定的参赛队伍数量上的偏重,这是赛事规则制定者为保证比赛精彩程度的一项措施.

3. 国内竞赛规则的个性化.这是指当一个国家的某一项运动因水平差异,明显高于或者低于国际水平时,国际的通用规则对该国国内比赛并不适用,因此在国内的联赛中使用本国自行制定的规则.如:NBA 从使用场地的标准到犯规次数,甚至是执法细则都与国际篮联各不相同.

三、体育竞赛规则与体育道德之间的联系

说到体育竞赛规则与体育道德之间的联系,不可谓不大.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双比赛过程中,来自中国、韩国、印尼三个国家的 4 名羽毛球选手因消极比赛被取消参赛资格,引发了有关体育道德的争议性讨论.民众广泛认为运动员在比赛中不认真对待比赛,甚至故意输球是体育道德的缺失,是对观众观赏比赛热情的亵渎,更有言辞激烈者认为他们缺乏奥运选手应有的素质,甚至没有达到作为运动员的底线.民众的反应可以理解,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每一位观众都想看到精彩绝伦的比赛而不是拙劣的表演.但是细细分析,运动员这样的表现与各国制定的成绩标准以及奥组委制定的赛制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看出.

(一)比赛规则制定者对赛制弊端考虑不足.本届奥运会羽毛球比赛根据世界羽联有关奥运会的最新赛制安排,废除了一直沿用的淘汰赛,采用小组循环赛这样做虽然可以一大降低了冷门.但这样的赛制必然会出现一些有争议的比赛,譬如:在确保小组出线的前提下保留实力、为挑选淘汰赛对手打默契球等等.

(二)各国制订了各项目的成绩标准,而该标准与个人利益挂钩.奥运会是世界各国体育交流的盛会,更是各国体育优势项目的展示,各个国家都想在金牌榜、奖牌榜上占得一席, 体现该国体育实力甚乃至综合国力的强大.世界各国都在自己的优势项目上制定了不同的要求,而参赛选手只要完成要求,则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这样一来,具备夺牌实力的参赛队伍就会利用规则上的漏洞通过各种手段来选择淘汰赛阶段的对手,从而避开本国选手以及实力较强选手,那么故意输球、消极比赛等情况也就在所难免.问题虽然发生在运动员身上,但是根源却在比赛规则的制定上,运动员为了合理利用比赛规则,取得好的成绩,不惜牺牲体育道德作为代价,从另一角度来看,除了观众,运动员本身也是受害者.而奥组委虽然对事件的参与者进行了惩处,但处罚理由也差强人意,规则既然制定出来,只要运动员不违反规则,成绩均应为视为有效,单一的处罚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综上所述,体育道德建设与体育竞赛规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体育专业角度看,规则既要规范体育道德,执行制裁,又要鼓励竞争行为,使比赛顺利进行.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推进体育道德建设,必须使包括体育竞赛规则与体育仲裁执法等因素进行不断的跟进与完善,这样体育道德才能够与竞赛体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体育强国的最终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问题:1.体育法治与德治本质区别

2.法治与德治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吕氏春秋》: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②书写正确、规范、美

观。

立意:立意:尊重规律,顺应自然;守护自然,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范文】

道法自然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残酷地破坏着自然,自然也无情地报复着人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取消。”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给世人带来了沉重的环境灾难,而人类再也无法承受生态恶化的报复,这造成了天人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种种紧张。时至今日,汲取“道法自然”的智慧以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已显得非常迫切。“道法自然”注重天人相合,并非让人削足适履地消极适应环境,而是要“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文言》),亦即掌握客观规律而预先防范,由于采取的措施符合天道,因而不会受到违反自然规律的惩罚。而当天灾人祸突如其来降临后,亦遵奉天地消长变化的规律,应机而动,转危为安。

《老子》中“无为而无不为”所诠释的正是“道法自然”的上述含义。“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消极“不作为”,而是积极创造条件来合道行动的“无不为”:遵循自然规律而行,是“辅万物之自然”的“无妄为”,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为无为”。藉此使天地万物顺随本性而生,各得其所,以达成无为而成的效果。在国际汉学界,李约瑟纠正了以往对道家“无为”的误读,解释为“不作违反自然的事”。卡普拉解读为:“‘无为’不是指禁绝行动,而是不要采取与正在运转的宇宙进程不相和谐的行动。”李约瑟也是在此意义上指出:“能够实践无为,意味着要通过本质上是科学的观察来师法自然,这对中国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至为重要的开端。”道家自然观在西方的流行,也日渐引起了中国当代学者的关注,这种文化自觉使得生态自觉成为可能。

我们既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适当加以引导、调整和改造,将顺应自然与改造自然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参天地之化育,上下与天地同流”,方为“道法自然”天人和谐的最佳状态。正像卡普拉在《转折点》中所说:“在人类伟大的精神传统中,道家提出了最深刻而精彩的生态智慧:强调所有自然和社会现象既是一根本的整体,又具有动态的特性。”这表明人类更应从基于自然主义的人文关怀角度看待自然界。“亲近传统,回归自然”既是一个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语汇,更是一股不容回避的世界潮流,是社会与时俱进的体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给您做全方位的教师考试规划,还有免费资料赠送。

微信号
行政地区(*)
手机号码(*)
客户姓名

留言

免费做题:点击下载题库APP(免费做题,免费视频,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