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5)老子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道教尊为教祖,并著有《道德经》。道家学说提倡道法自然、弃圣绝智、弃人绝义、回归自然、复归本性。
老子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能够按照自然之道的规律来治理国家的执政者。其教育方法是“行不言之教”,提出教育应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老子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其教育活动的辩证法原则和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原则。
(6)墨子
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创立墨家学说,并著有《墨子》一书。墨家学说提倡兼爱非攻、重视技术、亲知闻知说知。
墨子是宣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而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其为人“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庄子•天下》),反映了墨子强调学习自然科学和逻辑知识,讲究实用。
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
①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
②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他以撞钟为例,说:“扣则鸣,不扣亦鸣”。要求教师不要处于“待问后对”的被动地位,应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做到“不扣亦鸣”。
③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这说明墨子已经看到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可以说,墨子是中外第一个提出量力性原则的人。
④强调学以致用。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意思是学习的目的在于行。而且,他还认为判断一个人行为的好坏,必须把行为动机的“志”和行为效果的“功”结合起来。
3.西方的教育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1)苏格拉底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一种问答式的教学方法。提出“美德是否可教”;以“产婆术”闻名。
(2)毕达哥拉斯
古希腊,著有《金言》。
(3)柏拉图
古希腊,在他的《理想国》当中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主要教育思想包含论国家管理教育、论学前教育、论普通教育、论高等教育,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
(4)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非常博学,是古希腊的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所有人都应受同样的教育,著有《政治学》,另外还著有《伦理学》。他主张“教育遵循自然”。
(5)昆体良
古罗马,他的《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在这一著作中,昆体良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个阶段。
(三)教育学的创立时期(独立阶段)
1.创立的标志
1)对象:教育问题成为专门范畴;
2)概念:形成了教育概念和范畴体系;
3)方法: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结果:产生了重要的教育家和教育著作;
5)组织:出现专门教育研究机构。
2.代表人物
(1)夸美纽斯(捷克)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教育能促进人的发展,他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因而提倡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
他著有《大教学论》,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统一学制和学年制,被称为“教育学之父110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①教学原则:遵循自然发展原则;
②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
③教学思想:泛智教育;
④教学内容:百科全书式课程:
⑤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因材施教等原则。
(2)赫尔巴特(德国)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被西方教育史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他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 学》是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被公认为是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科学形态)的现代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他认为教育学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①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②传统三中心论:教师、教材、课堂。
③四阶段教学理论:清楚、联想、系统、方法。
④教育性教学原则: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⑤教育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