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竭源泉,指导民族精神的含义,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1、教法:①演示法:利用录像、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②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 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③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 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2、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小组合作探究,案例分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面试热点:面试答辩攻略   面试教案编写    面试精神太紧张?

教学程序设计与分析

为了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学生探究合作这一思路展开,教学程序分为七个板块:

一、 新闻会客厅(大约2分钟)

学生播报新闻,并对新闻作简要分析。

〖直击11.21矿难〗

2009年11月21日凌晨2时30分,黑龙江新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经初步分析,该事故主要是由于113队施工作业面距离地面约500米深的探煤道 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引起瓦斯爆炸。据中央电视台从新兴煤矿新任矿长朱海洲处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截止目前此次矿难共死亡人数达108人。

安监总局局长骆琳23日说,根据对黑龙江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现场初步分析,此事件是一起责任事故。他指出该矿采掘布置不合理,井下现场管理和劳动组织混乱;井下应急处置措施不当,在大范围瓦斯超限并达到爆炸界限的情况下,未果断实施全矿井停电撤人,是主要原因。

1.煤矿负责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才最终导致矿难的发生?(1分)

2.这种行为有什么危害?(3分)

3.他们的这种行为对你有什么启示?(1分)

(设计理由: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培养学生自主搜集时政材料、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大约5分钟)

视频播放:《两弹一星》提出问题:为了研制“两弹一星”,我国老中青三代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克服了种种困难,他们靠的是什么精神?

师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教师顺势导入新课。

他们靠的是报效祖国、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靠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设计理由: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

三、多边互动,合作探究,共分为六个环节(大约30分钟)

第一部分: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一)走近历史文化长河,感悟伟大民族精神

教师问:同学们能不能列举历史上体现民族精神的人物和事迹呢?

学生分小组探究。

教师出示多媒体:愚公移山、屈原、玄奘、文天祥、郑成功的图片及事迹。

提出问题:他们身上体现出怎样的民族精神?

学生讨论回答。文天祥——爱国主义;郑成功——团结统一;玄奘——爱好和平;愚公移山——勤劳勇敢;屈原——自强不息。

从而总结出: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教师出示图片,加深理解。

(设计理由:让学生自主探究,知道善于观察总结,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也为进一步合作探究做好铺垫。)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