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学员,欢迎来到欣瑞教育登录注册
025-83689966

服务时间:9:00-18:00

全国
分校
当前位置:欣瑞教育 > 教师资格资讯 > 教师资格认定 > 四川教师资格认定 >

2015年乐至县教师资格认定(说课)能力测试题

2015-05-14 13:36:02.0| 教师考试网xredued04
推荐:欣瑞教育官网

摘要:2015年乐至县教师资格认定(说课)能力测试题

科目

序号

教材版本

测试内容(第几册第几课第几课时)

测试要求

 

 

1

幼儿园教材(试用本)语言(人民教育出版社)

大班 故事《小马过河》 第一节

目标明确,依据充分;重、难点准确,理由充足;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对幼儿发展分折客观;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幼儿主体地位;师幼互动,重、难点处理得当,且能预知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普通话标准,表情自然、动作大方。

2

幼儿园教材(试用本)语言(人民教育出版社)

大班 诗歌《毕业诗》   第一节

3

幼儿园教材(试用本)科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大班 认识首都-北京  第一节

4

幼儿园整合教材(南师大)社会

中班《开心枕》(让幼儿学习在别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与关心)

5

幼儿园教材(试用本)计算(人民教育出版社)

大班 学习1-10倒数   第一节

6

幼儿园教材(试用本)计算(人民教育出版社)

大班 学习10的加法 第一节

7

幼儿园统编教材音乐

小班歌曲《小鸭小鸡》

8

幼儿园教材(试用本)音乐(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班 歌表演《学做解放军》第一节

9

美术

中班装饰画《小花伞》

10

幼儿园教材(试用本)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

大班 游戏《老鹰捉小鸡》第一节

科目

序号

教材版本

测试内容(第几册第几课第几课时)

测试要求

 

 

 

 

1

语文出版社S版

 

2册百花园六“能说会道”

一课时完成(包括写话)

2

4册4古诗两首中的《小池》

一课时完成并指导书写“照、泉、柔”三字

3

6册17《难忘的八个字》第二课时

总课时两课时中的第二课时

4

8册25《鸟的天堂》第二课时

总课时两课时中的第二课时

5

8册百花园五中的笔下生辉

指导写作部分

6

10册8*《海豚救人》第一课时

一课时完成全文教学

7

10册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第二课时

总课时两课时中的第二课时

8

12册13《海水为什么是蓝的》第二课时

总课时两课时中的第二课时

9

12册百花园三习作

指导写作部分

10

12册25《窃读记》第二课时

总课时两课时中的第二课时

科目

序号

教材版本

测试内容(第几册第几课第几课时)

测试要求

 

 

 

1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上)分一分(66页例1-例2)

 

2

一年级(下)认识图形(27-28页例1-例2)

 

3

二年级(下)有余数的除法(70页例1-例2)

 

4

三年级(下)认识轴对称图形(118页例1-例2)

 

5

三年级(上)认识周长(86-87页例1-例3)

 

6

四年级(上)可能性(125-126页例1-例2)

 

7

五年级(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74-75例1-例2)

 

8

四年级(下)条形统计图(116-117页例1-例2)

 

9

五年级(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35-37页例1-例2)

 

10

六年级(上)负数的初步认识(123-124页例1-例2)

 

科目

序号

教材版本

测试内容(第几册第几课第几课时)

测试要求

 

 

 

1

语文出版社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第13课《空城计》P86-89

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课文,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

2

七年级上册第24课《木兰诗》P161-164

引导学生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和写作特点;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化对课文主旨的认识。

3

八年级上册第13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P103-112

用一课时的时间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课文中精彩的片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指导学生对精彩的段落进行评点。

4

八年级上册第9课《纪念白求恩》P76-82

讲清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以不同于记叙文的方法进行学习。

5

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堰河----我的保姆》P38-44

用一课时引导学生了解本诗的时代背景;理解本诗以真挚的感情,抒写满腔爱与恨的写法;体会以多变的手法,表达强烈感情的特点。

6

八年级下册第9课《日出(节选)》P57-66

用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特点;体会剧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和内心感受。

7

八年级下册第26课《岳阳楼记》P195-198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体味本文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感的语言。

8

九年级上册第5课《孔乙己》P28-35

用一课时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肖像,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的描写,讨论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及其形成的社会原因;引导学生讨论应如何对待弱者,如何对待别人的不幸。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9

九年级上册第17课《茶馆(节选)》P129-146

用一课时引导学生了解《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了解剧中独特的戏剧冲突,把握这幕戏的主旨;体味剧中精炼而又个性化的语言。

10

九年级上册第23课《捕蛇者说》P185-188

教学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透彻理解,掌握全篇内容;边讲边读,理清本段脉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蒋氏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科目

序号

教材版本

测试内容(第几册第几课第几课时)

测试要求

 

 

 

 

1

华东师大版

初中一年级(七年级上)P85-862.代数式

 

2

初中一年级(七年级上)p171-1742.平行线的判断

 

3

初中一年级(七年级下)p31-32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例3

 

4

初中一年级(七年级下)p80-82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5

初中二年级(七年级下)p118-1211.图形的旋转

 

6

初中二年级(八年级上)p18-191.同底数幂的乘法

 

7

初中二年级(八年级上)p81-84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8

初中二年级(八年级下)p56-58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9

初中三年级(九年级上)p24--25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例4-例5

 

10

初中三年级(九年级上)p53--5424.3-1.相似三角形

 

科目

序号

教材版本

测试内容(第几册第几课第几课时)

测试要求

 

 

 

 

1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Doyouhaveasoccerball?SectionA1a—2cP25-26

用have表示“有”的基本用法及其肯定、否定回答;谈论物主关系、提出建议;向学生简单介绍体育文化。

2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Canyouplaytheguitar?SectionA1a-2cP1-2

情态动词can的基本用法及其肯定、否定回答;谈论能力;向学生简单介绍俱乐部文化。

3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Whydoyoulikepandas?

SectionB1a-1dP28

七年级听力训练与阅读训练的基本方法;描述动物,表达喜好;向学生进行热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4

七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Howwasyourschooltrip?SectionB1a-1dP64

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一般过去式问句及其肯定、否定回答;描述过去事件;学生简单描述旅行等。

5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Howdoyougettoschool?SectionA1a-2cP13

以“how”开头的特殊疑问句的用法及其答语;分钟的表达法;描述如何到达某地;向学生简单介绍交通文化。

6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Wheredidyougoonvacation?SectionA1a-2cP1-2

八年级听力训练与阅读训练的基本方法;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描述过去事件;学生简单描述假期生活等。

7

八年级上册第十单元Ifyougototheparty,you’llhaveagreattime!SectionB1-1dP76

八年级听力训练与阅读训练的基本方法;描述结果;组织学生谈谈未来理想与愿望。

8

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Haveyoueverbeentoamuseum?SectionB1a-1dP69

八年级听力训练与阅读训练的基本方法;描述过去经历;向学生简单介绍博物馆文化。

9

九年级第二单元Iusedtobeafraidofthedark.

SectionA1a-2cP10-11

usedtodo的基本用法及其一般问句,肯定、否定回答;描述过去喜好;向学生简单描述人们的外观、时尚与变迁。

10

九年级第六单元IlikemusicthatIcandanceto.

SectionB1-4P47-48

九年级听力训练与阅读训练的基本方法;定语从句的用法;帮助学生写简短文章;表达喜好;向学生简单介绍电影、摄影、音乐文化。

科目

序号

教材版本

测试内容(第几册第几课第几课时)

测试要求

(政治)

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3课《珍爱生命》

 

2

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9课《保护自我》

 

3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2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4

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第5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5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第1课《爱在屋檐下》

 

6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6课《网络交往新空间》

 

7

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第6课《终身受益的权利》

 

8

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第9课《我们崇尚公平》

 

9

九年级第一单元第2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10

九年级第二单元第4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科目

序号

教材版本

测试内容(第几册第几课第几课时)

测试要求

基本要求

特别要求

 

 

 

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重点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阐明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教法选定及其依据,可简述教学过程及反思。

 

重点是商鞅变法,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教法可用故事、图示、讨论、讲解等法。

2

七年级上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重点是孝文帝改革,正确理解民族大融合的含义是难点;可用讲故事、图示、讨论、讲述等教法。

3

七年级下第3课《开元盛世》

重点为“盛世经济的繁荣”,可用故事、图示、讨论、讲述等教法

4

七年级下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难点是理解对外交往的意义。可用故事、图示、讲述等教法

5

七年级下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重点为对西藏的管理、对新疆的管辖,可用故事、图示、讨论、讲述等教法

6

八年级上第1课《鸦片战争》

本课内容都重要,难点在于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临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用故事、图示、文献资料、比较、讨论、讲述等教法

7

八年级上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本课内容都重要,难点是对五四精神的理解。可用故事、图示、文献资料、讨论、讲述等教法

8

八年级上第16课《血肉筑长城》

重点为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为本课难点。可用地图教学、图片、讲故事、讲述等教法

9

八年级下第5课《三大改造》

本课内容都比较重要。可用故事、文献、讲述等教法

10

八年级下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本课要明确推进两岸统一过程。可用多媒体资料、故事、讲述等教法

科目

序号

教材版本

测试内容(第几册第几课第几课时)

测试要求

初中地理

1

广东人民出版社

《南亚》(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p18-21)

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

2

《欧洲西部》(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p42-46)

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

3

《日本》(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第1课时p28-35)

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

4

《俄罗斯》(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第1课时p47-52)

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

5

《美国》(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第1课时p62-67)

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

6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八年级下册第5章第2节第1课时p7-10)

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

7

《南方地区》(八年级下册第6章第2节第1课时p16-19)

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

8

《四川盆地》(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3节第1课时p50-56)

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

9

《台湾省》(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6节第1课时p71-78)

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

10

《香港澳门》(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3节第1课时p91-97)

教学设计

科目

序号

教材版本

测试内容(第几册第几章第几节)

测试要求

 

 

 

 

 

1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教材分析;2、说教法;3、教学程序设计

2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1、教材分析;2、说教法;3、教学程序设计

3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

1、说教法;2、说学法;3、教学程序设计

4

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

1、教材分析;2、说教法;3、教学程序设计

5

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动能和势能》

1、教材分析;2、说教法;3、说学法

6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

1、说教法;2、说学法;3、教学程序设计

7

九年级第七章第三节《重力》

1、教材分析;2、说教法;3、教学程序设计

8

九年级第十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

1、教材分析;2、说教法;3、教学程序设计

9

九年级第十八章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电功率》

1、教材分析;2、说教法;3、说学法

10

九年级第二十章第五节《磁生电》

1、教材分析;2、说教法;3、教学程序设计

科目

序号

教材版本

测试内容(第几册第几课第几课时)

测试要求

 

 

 

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2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1课时

 

3

第三单元课题1原子的构成1课时

 

4

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1课时

 

5

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3课时

 

6

第五单元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课时

 

7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8

第八单元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9

第十单元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1课时

 

10

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

 

科目

序号

教材版本

测试内容(第几册第几课第几课时)

测试要求

 

 

 

 

 

1

人教版

七上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26-31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和能力;(2)情感态度价值观;(3)教学重难点。

3、学情分析

4、教法分析

5、教学步骤(即教学课程设计)

6、板书提纲。

2

七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动物细胞P46-49

3

七上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种子植物P79-86

4

七下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P40-44

5

七下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P69-71

6

八上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P28-31

7

八下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与发育P9-12

8

八下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P18-21

9

八下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P72-78

10

八下第八单元第三章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P97-102

科目

序号

教材版本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1

四川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编写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书号:ISBN978-7-220-07(*)系列

 

七年级(上)第13课(13.113.2)

1、墙纸的设置方法2、给桌面添加快捷方式

2

七年级(下)第3课(3.1)

1、“我的电脑”的打开方法2、“我的电脑”窗口组成3、“我的电脑”中的常见操作

3

七年级(下)第5课(5.1)

1、复制与移动概念的区别2、文件和文件常用的几种复制方法

4

七年级(下)第7课(7.17.2)

1、删除文件或文件夹的常见方法2、回收站的操作

5

八年级(上)第4课(4.14.2)

1、表格的建立2、表格的修改

6

八年级(上)第5课(5.2)

1、字体修饰2、段落修饰

7

八年级(下)第3课(3.33.4)

1、设置首先访问的网站主页2、因特网浏览信息

8

八年级(下)第4课(4.1)

1、Google(谷歌)的使用2、Baidu(百度)的使用

9

八年级(下)第6课(6.16.2)

1、电子邮件基础2、收发电子邮件的软件

10

八年级(下)第7课(7.2)

1、接收和阅读电子邮件2撰写和发送电子邮件

科目

序号

教材版本

测试内容(第几册第几课第几课时)

测试要求

 

 

 

 

 

1

人民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第2课《会说话的图画》P8-10

1.引导学生认识手绘线条图象的表达的重要性。

2.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用手绘线条图象表达的乐趣。

2

七年级上册第4课《生肖的联想》P14-15

1.了解设计艺术多样性,掌握理想的技巧过程与方法。

2.如何运用生肖定型知识,利用生活用品进行理想和创作。。

3

七年级上册第8课《漫画》P26-29

1: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漫画作品了解漫画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2:讲清初步掌握漫画创作的常用手法。

4

七年级上册第13课《展示设计》P38-39

1.观察分析作品中的形象与情节,用敏锐的眼睛捕捉自然中美好瞬间。

2.用多种表现形式创作出表现自然与生命和谐的作品。

5

八年级上册第2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P8-11

1.介绍用手绘线条进行物象多视角表达的几种方法。

2:在绘画和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

6

八年级上册第3课《用装饰色彩来表达》P12-13

1:通过欣赏引导学生了解色彩在绘画中对思想、情感的表述作用。

2:能用色彩的对比运用到自己设计的作品中表达情感。

7

八年级上册第8课《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纸板的创想—成型方法》P27-29

1:认识纸造型的美感。

2:如何运用纸的立体造型的技法进行创作。

8

八年级上册第12课《美化生活的装饰布》P36-37

1:通过实例了解装饰布的使用功能并了解装饰布的特点。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装饰布为自己居室设计。

9

九年级上册第3课《色彩丰富的风景画》P10-11

1:了解构成风景画的色彩知识,掌握色彩对情感的影响、色彩的对比和统一。

2:让学生尝试几种表现风景画的方法。

10

九年级上册第10课《形象图表设计》P24-25

1:让学生利用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学会信息的归纳、统计。

2:认识形象图表设计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科目

序号

教材版本

测试内容(第几册第几课)

测试要求

 

 

 

 

 

1

人民音乐出版社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彩色的中国》P2

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让学生通过感受音乐体验热爱伟大祖国的强烈情感。

2

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青年友谊圆舞曲》P12-13

1:能够用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感受音乐轻松欢快的节奏,珍惜青春大好时光

3

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军民大生产》P42

1:学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感受体验歌曲情感。

4

七年级下册第1单元《一二三四歌》P2-3

1:能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歌曲风格的需要,运用饱满而又弹性的声音、热情奔放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演唱加深对人民军队钢铁长城的深刻理解。

5

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长江之歌》P12-13

1:练习歌唱的呼吸方法,能以赞颂、赞美的情感演唱歌曲。

2:通过赞美中国的母亲河—长江,表达和抒发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6

七年级下册第3单元《青春舞曲》P22

1:能够用急吸缓呼的歌唱方法,以轻快而富有弹性、活泼而富有朝气的情绪演唱歌曲

2:感受作者用富有哲理的话语真挚地告诉年轻人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

7

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七子之歌-澳门》P5

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让学生通过感受音乐体验渴望重新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8

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东方之珠》P6

1:通过欣赏体验歌曲的内在情感

2: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9

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P18-19

1: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理解、分析音乐作品。

2:在听的过程中,能唱出“爱情”主题的音乐旋律,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

10

八年级下册第5单元《唱脸谱》P43

1:对我国戏曲音乐产生兴趣能够随音响演唱。

2:体验并模仿京剧唱腔韵味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

科目

序号

教材版本

测试内容(第几册第几课第几课时)

测试要求

 

 

 

1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桂林山水》P2-6

引导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图文结合,欣赏桂林的山和水,陶冶爱美情操。分组讨论出课文中桂林的山和水的特点(文字尽量精炼)。教师针对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板书出精炼的文字突出桂林的山和水的特点。

2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海伦.凯勒》P42-47

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第3-9自然段,并以海伦凯勒的年龄为分界点,总结出课文中提到的每个年龄时期的突出事例,体会她刻苦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

3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落花生》P59-63

用一课时的时间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课文中第3-15自然段富有表现力的对话语言,分角色表演,指导学生对精彩的语言进行评点,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4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P40-44

引导学生分三组讨论,找出课文中父亲和母亲语言、行动和心理的句子,读一读,感受父母亲不一样的爱!联系自己:说说父亲、母亲如何爱自己的?

5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P80-87

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及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初读课文,概括出课文中的5件典型事例,同时都表现鲁迅的哪些高尚品质,用心体会作者要表达强烈感情的特点。

6

八年级数学上册---比例的基本性质P2-3

用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组成比例的项、外项、内项,重点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此性质进行课后练习。

7

八年级数学上册---成正比例的量P16-17

用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例1、例2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及比值的变化,结合生活例子总结出成正比例的量及它们的正比例关系,并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正比例关系。

8

八年级数学下册---代数的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P98

用一课时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特别强调字母与字母相乘、字母与字母相加、分数中含有字母的书写格式,能快速完成课后练习。

9

八年级数学下册---简易方程P99

用一课时引导学生弄清楚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养成认真检验的好习惯。

10

数学八年级下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P85

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小数的性质,并把分数、小数的性质进行联系比较,拓展思维,想想移动小数点位置会引起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