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关系的思想方法,掌握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2.通过探究实验的研究过程,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3.通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历史史实回顾,增进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敢于质疑、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关系的思想方法。

【难点】对牛顿第一定律发现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的体会。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初中牛顿第一定律,并提问滑冰运动员如果不受力会慢慢停下来,是否违背牛顿第一定律?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那么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引入课题。

新课讲授

教师介绍:长期以来,人们发现自然奥秘的线索都是生活经验,由此,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生活经验得出结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某个地方。很显然,这个结论是错误的。直至近四百年前,伽利略才创造了有效的“侦察”方法,发现了正确的线索,揭示了事物现象的本质,成为物理学中的“神探”。那么,发现的过程是如何的?

(一)伽利略理想实验

教师提问:以前的科学家会得出错误结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伽利略又是如何发现的?

学生根据初中知识将回答出:忽略了摩擦力。

演示实验:小球从斜面滚下的实验。

学生观察结果:一个球沿斜面向下滚动时,它的速度增大;向上滚动时,速度减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到:当球沿水平面滚动时,它的速度应该不增不减。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即使沿水平面滚动,球也会越滚越慢,最后停了下来。

学生得到伽利略猜想:若没有摩擦,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验证猜想

学生探究实验:让一个小球沿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小球将“冲”上另一个斜面。

学生观察结果:斜面越平缓,小球运动的距离越长。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忽略摩擦力的情况下:小球将到达原来的高度。如果第二个斜面倾角减小,小球仍将到达原来的高度,但是运动的距离更长。

师生共同总结:当斜面最终变为水平面时,小球要到达原有高度将永远运动下去。这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教师通过说明,摩擦力不可能完全消失,引出伽利略的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

教师补充笛卡儿结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二)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的基础上提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说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包括:速度大小或方向;运动状态。

巩固提高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

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什么?大小和什么有关?

四、板书设计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