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同情、关心、谦让等行为。3-6岁的幼儿在亲社会行为发展中通常表现出以下三种特征:

第一,同情、安慰与帮助。

同情、安慰与帮助行为,都属于人际交往中单向的亲社会行为。

1.同情又称移情,是幼儿产生亲社会行为必不可少的基础。指幼儿对他人的处境和遭遇感同身受,愿意分担他人的苦难忧愁,并发自内心地愿意在行动上给予慰藉、关心和帮助。这是幼儿适应社会和进行群体合作的基础。

2.安慰行为是指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消极情绪后通过言语或行动使他人摆脱消极情绪状态的亲社会行为。

3.帮助行为是指无私地关怀他人并给他人提供援助的行为。幼儿在具备一定的社会技能后,才能产生帮助行为。

同情、安慰和帮助这三种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指南》中这样描述这三种行为的发展脉胳:

3~4岁的幼儿,在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会表示出同情;

4~5岁的幼儿,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

5~6岁的幼儿,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二,分享与合作。

分享与合作行为都涉及多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人际交往多向性的特征。它们是重要的亲社会行为,也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分享行为是指个人拿出自己所拥有的物品与他人共享,从而使他人获益的行为。《指南》描述了不同年龄幼儿分享行为发展的典型表现:

3~4岁的幼儿,不争抢、不独霸玩具;

4~5岁的幼儿,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

5~6岁的幼儿,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达到目标而协调活动,以促使一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出现的行为。《指南》对不同年龄幼儿合作行为的典型表现是这样描述的:

3~4岁的幼儿,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

4~5岁的幼儿,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5~6岁的幼儿,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第三,社会公德行为。

社会公德行为是基于一些大家共同认可的社会责任规范的、对于公众有益的行为。3~6岁幼儿的社会公德行为主要有诚信和保护环境两类。

幼儿对诚信的认知包括“信守承诺”“实事求是”“待人忠诚”“言行一致”四个维度。《指南》对于幼儿诚信行为发展的典型表现是这样描述的:

3~4岁的幼儿,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

4~5岁的幼儿,知道说谎是不对的;

5~6岁的幼儿,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

保护环境行为的出现主要基于日常生活,因此,对3~6岁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应该与其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指南》中对不同年龄幼儿保护环境行为的典型表现是这样描述的:

3~4岁的幼儿,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

4~5岁的幼儿,在提醒下,能节约粮食、水电等;

5~6岁的幼儿,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节约资源。

以上介绍了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主要特征,希望对各位考生备考能够有所帮助。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