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信息有哪些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1)依附性。物质是具体的、实在的资源;而信息是一种抽象的、无形的资源。信息必须依附于物质载体,而且只有具备一定能量的载体才能传递。信息不能脱离物质和能量而独立存在。新闻信息离开具有一定时空的事实以及语言文字、报纸版面就无法体现。

(2)再生性(扩充性)。物质和能量资源只要使用就会减少;而信息在使用中却不断扩充、不断再生,永远不会耗尽。当今世界,一方面是“能源危机”、“水源危机”,而另一方面却是“信息澎涨”。

(3)可传递性。没有传递,就无所谓有信息。信息传递的方式很多,如口头语言、体语、手抄文字、印刷文字、电讯号等。

(4)可贮存性。信息可以贮存,以备它时或他人使用。贮存信息的手段多种多样,如人脑、电脑的记忆、书写、印刷、缩微、录像、拍照、录音等。

(5)可缩性。人们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归纳、综合,就是信息浓缩。如总结、报告、议案、新闻报道、经验、知识等都是在收集大量信息后提炼而成的。而缩微、光盘等则是使信息浓缩贮存的现代化技术。

(6)可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资源。它可以转让,大家共享。信息越具有科学性和社会规范就越有共享性。新闻信息只有共享性强才能有普遍效果。

(7)可预测性。即通过现时信息推导未来信息形态。信息对实际有超前反映,反映出事物的发展趋势。这是信息对“下判断”以至“决策”的价值所在。

(8)有效性和无效性。信息符合接受者需要为有效,反之则无效;此时需要则有效,彼时不需要为无效;对此人有效,对他人可能无效。新闻信息主要以时效、新鲜、显著、接近、趣味等满足受众的普遍需要,从而获得有效性。

(9)可处理性。信息如果经过人的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得到增值。

(10)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他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但信息的价值大小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接收信息着的需求及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

2.信息与消息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1)形式不同。消息的标题完整而全面,消息可以有引题,主题和副题;而信息却只有主题,一般没有副题。

(2)来源注释不同。任何消息都有讯头,即消息的来源;而信息不需要讯头,不需要刻意标明作者获取信息的具体地方。

(3)语言风格不同。信息语言要求朴实、简洁、明快,不需要过多的修饰用语;而消息则可以多做渲染和铺垫,甚至扩展内容。

3.信息传递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信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科学研究,既要及时获得别人研究的成果,还要及时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发表、告诉别人,只有通过这样相互交流信息,才能不断发展;打仗,必须及时获得有关敌人兵力布置的信息,还必须把各种作战命令及进传达给官兵;经商,必须及时了解各地市场的信息,才能确定进什么货,从哪里进货,到哪里去卖,卖什么;日常生活,必须及时获得有关天气、商品、文体活动、亲朋好友工作生活情况的信息,并经常把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告诉亲朋好友。总之,人们之间只有不断交流信息,才能使生产、生活等活动正常进行,人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信息。

因为信息有价值,对人们有用的东西,就会在人们之间相互传递。专业术语上称信息的价值为信息量,单位是bit,你下载东西的时候看到的20bps,就是说你每秒收到20bit的信息量。

4.采用的是什么导入方法,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什么?

【参考答案】

我采用的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明天天气信息的生活实例导入方法。

采用生活实例是因为信息技术学科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实践原本就源自生活,是为生活服务的。因此,通过这样的生活经历过渡到本课的新知,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5.巩固提高环节是如何设置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我采用的在学生掌握了获取信息的途径之后,在多媒体上展示获取信息途径的生活实例,请学生进行判断属于哪种途径,看哪位同学完成得又快又准确。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班级内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程中。不仅可以检验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把理论与知识相结合的意识。

6.请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比如目前的网络游戏,刚进去玩时,系统一般都会提供一系列的新手任务,当你完成这些新手任务后,该游戏的基本操作你也就基本会了,可以说这也是教育技术在游戏中的体现。

(2)信息技术作为教师、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的内在需求,服务于具体的任务。教师和学生都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的融到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中去。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能力的培养也是我国新课改的重中之重,现在的中小学课程改的很厉害,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求教师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看现在的新课改的教材和示范课你会觉得有些内容或程序总有点多此一举,但其实这都是学生能力培养所必要的必需的,这也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真落实。当然,这样也就无形中加重了老师的负担。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结构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是每一位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