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经历了笔试的洗礼,大家已离成功更近一步,但通过各地区的考情来看,进入面试的比例一般为1:3,比如该岗位招收5个人,就有15个人进入面试,所以想要获得成功还需努力,因为你有可能被反超也有可能逆袭上岸。

化学课程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概念原理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技能知识。在必修一中除了概念原理课,占比最大的是元素化合物这一课型。大家比较关心这一课程具体如何展开,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什么方法策略,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比如我们在讲解SO2时,我们可以提问“酸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来引出SO2,这就是通过联系生产实际,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充分发挥实验功能,增强感性认识。在讲解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时,就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比如将该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有何现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做这个实验时,让学生观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重视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做完实验后明白SO2虽使品红褪色但可复原,这是二氧化硫漂白性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知识的前后联系,可以提问“哪些物质还具有漂白性?”,总结归纳出像HClO、Na2O2这些物质都有,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4.凸显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发挥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就可以理解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氯水的漂白性是不同的,发挥了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这些是我们在设计元素化合物课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那究竟如何设计元素化合物的课型呢?我们以金刚石、石墨、C60这节课为例:

1.联系生活,初识物质。在导入的时候可以联系生活,古时写字的木炭和我们现在用的铅笔都是C元素组成的物质。

2.观察样品,总结物性。可以展示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的样品,让学生来观察其物理性质。

3.展示模型,了解结构。如金刚石和石墨,通过展示模型来了解它们分子结构,进一步说明各自的物理性质(当然在这里可以把3和2换一下-所谓结构决定性质)。

4.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在探究石墨导电性和木炭吸附性质时,设置为演示实验、也可以现场做实验,进一步总结出特有的物理性质。

5.总结化性,书写表达。这里没有讲到化学性质,在此不赘述,如果有,就要通过4的实验总结出来。

6.联系实际,应用拓展。利用性质解决问题(介绍用途),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这是大体的设计思路,通过这样设计可以使我们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也能更好的突出重难点。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 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 ,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