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说一说玛雅文明消亡之谜。【学科知识】

【参考答案】

瑞士苏黎世联邦技术研究院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近发现,在公元750~950年间,玛雅文明经历了一次漫长的旱季,中间发生过三次持续时间3~9年的大旱灾,这些灾害给予玛雅这个早已濒临绝境的文明最后一击,使其彻底崩溃。在公元9世纪早期,许多城镇都遭到废弃,据研究显示,上述三次大旱灾分别发生于公元810、860和910年。研究人员对委内瑞拉北部的卡利亚科盆地的沉积物进行了分析。这些未经污染的沉积物揭示了当时的气候状况。沉积物中的钛金属含量可以反映当时每年的降水量。不过,这些分析据研究人员自称还不足以完全精确地反映当时的气候状况。

二、收集资料说一说巴西狂欢节的由来【学科知识】

【参考答案】

相传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始于19世纪中叶。最初,狂欢节的规模不大,仅限于贵族举行的一些室内化装舞会,人们戴上从巴黎购买的面具,尽情地欢乐。1852 年,葡萄牙人阿泽维多指挥的乐队走上了街头。随着节奏明快的乐曲,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也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来了,整个城市欢腾起来了。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最早并没有固定的场所,由于狂欢节时值盛夏,天气炎热,游行活动都在夜晚进行。从20 世纪70 年代起,各桑巴舞学校建议在市内修建一座桑巴舞场,用于狂欢节活动。

三、请你说一说在刚才试讲中是怎样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施】

【参考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谨记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部以学生展开探究活动、讨论及讲述或展示为教学方法,教师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去学习探究各国的文化,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去探究各国的古迹和文化。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一直谨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四、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我设置了如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欣赏的态度。更多真题及资料请加小编微信66746005领取

【能力与方法目标】

逐步学会搜集、查找资料的方法。

【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遗产,感受人类文明及其所蕴含的聪明智慧,对多彩的世界有更为的认识,为今后进一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打下基础。

五、本课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教学实施】

【参考答案】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活动采用了讨论法,探究成果也在小组讨论、班内展示,均运用了讨论的教学方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但是运用讨论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一定的理解力,因此在高年级运用较多。

教师播放奥地利维也纳交响乐的视频,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进一步感受维也纳文明的魅力运用了欣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包括对自然的欣赏、对人生的欣赏和对艺术的欣赏等。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