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知识点是否讲解准确

①文本特点:本文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诗歌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无辜遭贬,漂泊西南,有家难归的深沉怨恨。

②本文出现了借古抒怀的写作手法,讲解的时候必须注意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历史事件。

2.能否准确理解试讲要求

①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作者情感;诗歌教学从以读促悟,以读代讲展开,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展开十分钟试讲。在整体感知环节适合用的朗读方式,比如教师范读(展示试讲教师语文功底的好方式)、学生齐读、自由朗读、听名家范读等。在深入研读环节适合用指名读,自由朗读等。

②要有适当的板书;板书与试讲内容相对应,边讲边板书。

③十分钟内完成试讲;试讲时间控制在八分半最合适。在练习试讲的时候就养成计算时间的习惯,每个环节设置合理,导入不要超过一分半,重点放在深入研读环节。

3.学生对应学段的知识储备是否认识到位等

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在诵读中体会诗歌情感,领悟诗歌内容。但是学生对作者的背景经历了解甚少,鉴赏本首诗歌需注重结合写作背景品味诗歌语言。

②学生在必修1-2已经接触了高中诗歌,对诗歌也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反复咀嚼诗歌的重点语句,结合背景分析内涵。增强诗歌鉴赏能力。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