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南京条约》的内容;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巨大影响,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近代历史的屈辱性,养成落后就要挨打的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南京条约》的内容。
【难点】
鸦片战争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法。
展示香港会展中心的图片,简单介绍:香港是珠江上的一颗明珠,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但在历史上曾被外国占领。那么香港什么时候被割让出去的?又是通过什么事件被割让出去的?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战局不利
教师播放《中国通史》中关于鸦片战争的片段,提出问题: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处于怎样的局面?
学生根据视频,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尽管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但依然难以扭转中英两国综合国力上的巨大差距,再加上道光皇帝战和不定,清政府在战争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局面,丢失沿海很多城市。
(二)城下之盟
教师继续引导:1842年,英军开到南京下关江面,威胁清朝财赋重地,在这种局面下,道光皇帝被迫再次与英国议和,最终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教师展示《南京条约》的有关条文,提出问题:这个条约具体有哪些方面的规定?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银元,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英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中国应该与英国商议决定。
教师引导:侵略者的野心是很难满足的,这些条件外国侵略者还不满意,之后又通过哪些条约,从中国攫取了哪些权利呢?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总结:1843年英国通过《虎门条约》等《南京条约》的附属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美法两国分别通过《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也获得了很多特权。
教师补充介绍:领事裁判权就是指英国公民在中国犯罪后,中国官员不能按照法律对其进行审判,需由英国领事馆按照英国法律进行审判。片面最惠国待遇指的是将来中国给予其他国的权益,英国一律享有。
(三)千年变局
教师提出问题:鸦片战争后期,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那么这场战争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它又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呢?教师进行提示,可以从政治经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
教师展示材料,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时间6分钟。
学生选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政治上:割让香港岛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领事裁判权,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经济上:协定关税和片面最惠国待遇,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经济权益,但中国逐渐被纳入世界市场,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思想上: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
教师补充: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作业: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仅仅是因为武器落后吗?还有没有别的原因?请同学们回去思考,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板书设计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