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唐朝的建立的史实,知道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和表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提高交流、合作、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贞观之治”的表现。

【难点】

“贞观之治”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法。

教师在出示两幅图片——唐人街和唐装,并提出问题:在美国有著名的唐人街,很多国家的人都喜欢穿唐装,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个称呼至今还在一些国家中沿用。那么西方人对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呢?学生可能会回答:与唐朝有关。教师趁势追问:那么唐朝是如何建立的?“贞观之治”是怎么一回事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唐朝的建立

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提问:隋朝灭亡以后,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那就是唐朝。呢么,唐朝建立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它是由谁建立的呢?

学生阅读课文,得出: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隋炀帝被杀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二)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过渡: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深谙隋朝灭亡的真实原因,因此及时吸取了前车之鉴,励精图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其在位时期,出现了唐朝的盛世局面。那么,这一盛世被称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贞观之治”。

接着教师展示史料,提问:“贞观之治”是唐朝出现的第一个治世,治世局面的出现有哪些原因呢?唐太宗为何感到“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原因在于他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由于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所以,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且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如房玄龄、杜如晦都是当时著名的宰相。

接着教师播放“贞观之治”的纪录片,提问:除此之外,唐太宗还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组织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5分钟时间讨论,之后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提醒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思考)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

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上,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过渡: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贞观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基本形成。那么,具体表现有哪些呢?

2.“贞观之治”的表现

教师继续播放“贞观之治”繁荣局面的相关视频,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说一说繁荣局面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学生看完视频和教材后,得出: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作业:关于“开元盛世”你有多少了解,课下收集资料,下节课交流讨论。

四、板书设计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