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史料等材料,利用表格归纳等方式,概括20世纪以来各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提高信息分析和归纳能力,培养时空观念。
2.通过史料分析和小组讨论,理解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证据意识。
3.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20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各个流派的成就,认识文化的多样性,以开拓包容的眼光看待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20世纪以来各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2.教学难点: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18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革命的爆发,文学艺术进入到快速繁荣期,先后出现了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在被两次世界大战所填满的20世纪上半叶,文学又会有怎样的发展?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
教师在多媒体出示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品的图片,并提问:在20世纪初,文学的发展仍以现实主义为主,这一时期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作品呢?(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有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等。)
教师继续引导:结合20世纪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和教材,想一想到了20世纪上半叶,文学领域又出现了哪些新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教师补充: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中,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教师组织学生以历史兴趣小组为,结合史料思考: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有怎样的区别?(从产生来看,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30年代后成为主流,而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后成为主流;从社会根源来看,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而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是由于两次世界大战与经济危机造成的人们对资本主义的不信任;从创作特点来看,现实主义文学以写实的风格批判社会。现代主义文学则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二)苏联文学、亚非拉文学
教师播放《世界历史》纪录片有关苏联、亚非拉文学的视频片段,提问: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学在20世纪初经历了由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的发展,那在刚刚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其它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文学艺术又会有怎样的发展?新兴起了什么文学流派?(出现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以及亚非拉文学。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体现了俄国革命高涨时期的现实,亚非拉文学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提问:苏联文学以及亚非拉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哪些?从作家、国籍、代表作是那个方面归纳成表格。
教师补充: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卡因等都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环节三:小结作业
世界文学异彩纷呈,璀璨绚丽,每一个艺术流派都尤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每一个作品所宣扬的主题都是对我们的启迪,对待不同流派、不同国家的文学,我们要兼容并包,请大家课后搜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名单,并归纳其所属文学流派,下节课交流分享。
四、板书设计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