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史料分析,掌握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改革的基本史实。

2.通过小组讨论,理解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本质,树立唯物史观。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改革必须符合实际,从本国国情出发。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史实。

【难点】

东欧剧变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东欧剧变概况》,并提出问题:视频中这些人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视频中呈现的是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因为不满国家的各项政策在进行示威游行。

教师总结:这种情况在当时的东欧非常普遍。当时的东欧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原因

教师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以后,东欧各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的国家。东欧各国着手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的同时,又遇到了哪些问题呢?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在建设的过程中大多采用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重失调,国民收入下降。

教师追问:这些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遇挫时又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一些东欧领导人希望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教师总结:为了摆脱困境,一些东欧领导人希望从改革中找到出路,而南斯拉夫是最先进行改革的国家。

教师在多媒体展示史料,安排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小组谈论:南斯拉夫的改革是如何进行的呢?

小组代表回答:权利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教师总结: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革,促进了南斯拉夫经济的发展。但是改革也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教师多媒体播放纪录片《东欧剧变概况》并让学生思考:除了南斯拉夫之外,东欧其他国家的改革情况如何?

学生回答: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遭到苏联的反对,改革遇到很大的阻力。

教师补充:不仅如此,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实与南斯拉夫一样,虽然也曾取得一些成效,但是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都遭到了苏联的反对。所以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难,政局剧烈动荡。

(二)剧变

教师在多媒体展示历史地图,并让学生思考:在这样的情况下,东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观察地图,回答问题:由于改革无法突破困境,东欧很多国家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比如,民主德国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南斯拉夫一分为六,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的国家。东欧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失去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

教师总结:这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的现象,我们就称之为是东欧剧变。而东欧剧变,不仅仅是因为内部的改革成效不大,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教师追问:东欧剧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这只能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教师补充:这也启示我们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符合本国实际。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结合板书,带领学生系统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

2.作业:通过本课学习请课下思考我们国家的改革该如何进行。

四、板书设计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