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表述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线路线和建设上的优缺点。
2.通过阅读地图,得出三线工程的路线,提高读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各线路的优缺点,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3.养成科学分析地理事物的态度,能够运用综合思维思考地理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线路线。
难点: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线建设上的优缺点。
三、教学方法
问答法、地图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出示《南水北调工程标识》图片,给学生讲解标识含义,四条宽线代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三条窄线代表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两者相互衔接、叠压,构成四横三纵的大水网格局。整个图案象征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是宏观调控水资源的重大战略举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导入今天的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知识回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学生活动】我国水资源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北方地区水资源明显少于南方水资源。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我国的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即南水北调。采用长江流域为水源地,长江年径流量稳定,且季节分配较北方河流相对均衡。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中下游与缺水严重的华北平原相邻,地理条件有利于兴建从长江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2.南水北调路线方案
【教师活动】出示《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结合学生知识积累和收集到的资料,请学生总结南水北调共有几条线路,路线是怎样的?
【师生总结】共有三条线路:
(1)东线:从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2)中线:由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扩容的丹江口水库调水,从河南南阳出水,河南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终点北京。
(3)西线: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教师活动】三条线路的工程建设各有优缺点,请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总结归纳。
【学生活动】四个人一组讨论,根据已有学习经验分析,小组代表总结发言。
【师生总结】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除了我国采取了南水北调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其他国家也有相应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请学生举例。
【学生活动】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澳大利亚政府不惜余力地修建水利工程,在雪山河及其支流上修建水库,通过自流或抽水,经隧洞或明渠。流入塔斯曼海的雪河水调入墨累—达令盆地。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搜集我国还有哪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板书设计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