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能说出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

2.通过二氧化碳和氧气收集方法的对比,总结出常见气体收集方法的规律,提高对比分析与归纳总结的能力。

3.由气体的性质和气体收集方法之间的联系,培养逻辑思维的思考方法,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

【难点】

根据气体的性质选取合适的气体收集方法。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氧气在收集的时候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回答】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

【教师引导】对于其他的气体又该如何来收集呢?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收集有没有规律可循呢?这节课一起来研究。

环节二:新课教学

1.演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教室提问】现在请大家看投影,老师提供三种实验方法:①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②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③石灰石和稀硫酸的反应,同学们进行小组实验,然后仔细观察现象,分析三种方法哪个比较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回答】①选择石灰石和稀盐酸,用碳酸钠反应太快,不易控制;

②选择稀硫酸,会生成硫酸钙微溶,会阻止反应继续发生。

【教师讲述】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我们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来制取。请同学们写出反应原理。

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所以不能采取排水法收集,但是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比空气密度大,所以同样可以采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气体收集方法的总结

【教师提问】气体的收集装置有哪几种?

【学生回答】排水装置、向上排空气和向下排空气装置。

【教师提问】选择气体收集装置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回答】考虑气体的密度,水溶性,是否与水反应。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考虑这些因素?

【学生回答】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排水法适用于收集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环节三:拓展提高

【学生活动】画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收集装置的装置图。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教师补充。

作业:请学生课后思考收集气体后如何进行检验和验满。

四、板书设计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临近,关于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