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及大意,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学习作者议论文中运用正反对比写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培养勤学好问、尊师重道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作者议论文中运用正反对比写作的方法。

【难点】

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培养勤学好问、尊师重道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利用写作背景导入,利于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古代的选官制度各个朝代均有不同,从世袭、察举再到九品中正制,逐渐形成了以门第取仕的形式,门阀士族逐渐垄断政权,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甚至到了尊“家法”而鄙从师的程度。对于这种“学风日下”的形势,在唐德宗年贞元十八年,韩愈批判了这种风气,提出了从“道”而学的观点,那么他到底说了些什么,又是如何去说的?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一探究竟。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大屏幕出示韩愈生平介绍。

明确: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朝人将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2.诵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了解各段大意,明确中心论点。

明确:(1)老师结合课下注释为学生疏通文意,指出常考实词(如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虚词(如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的标志)、特殊文言句式(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判断句)等。

(2)本文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三)深入研读

1.默读文章第一段,说一说作者认为老师的职能是什么?是怎样论述的?

明确:老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说出学习无长幼尊卑贵贱之分,点明道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从正面论述了师和道的关系。

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第二段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是从哪些方面论证师道的“存”与“不存”的?

明确: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1)把“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的从师而问和不耻学师对比,指出圣人和愚者的区别是是否尊师重道。(2)把为孩子择师而自己不学习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错误观点。(3)把巫医乐师百工等人和士族门阀对比,批判轻视师道的风气。

3.赏析文章第三段“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明确:作者引用孔子的例子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能自足自满而要勤学好问。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4.说一说最后一段的作者用意

明确:引用李蟠从师好学的事例,再次批判不耻从师的社会风气。

(四)拓展延伸

1.文章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说一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明确:作者运用对比从多个方面说明了从师的重要性,呼吁当时的人们要培养勤学好问、尊师重道的良好习惯,这对现如今社会也是有很大的意义的。

2.对比手法是写作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谈一谈它的好处以及以后如何去运用。

明确:本题较活,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五)小结作业

课下小练笔:结合课上所学知识,写一篇以“师道”为主题的议论文。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接受起来较难,因此在课前应当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对文章的知识有大致的了解。文章第二自然段是教学重点,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分析文本,了解作者意图和写作手法的运用。本文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临近,推荐报名教师资格证面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来系统学习提升面试技能。关于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