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怀和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感。
【过程与方法】
在感受音乐中参与律动中,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指导学生为乐曲区分段落,领会速度、节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区分乐曲段落的能力和音乐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区分段落和掌握苗族相关的文化知识。
【难点】通过欣赏和律动,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图片导入
展示苗族图片,直观展示了苗族的服装特点、乐器以及人们歌舞时的场景。
老师设置问题:图片中的服装有什么特点?这是什么乐器?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服装比较鲜艳,上面还有很多的银饰,而且很漂亮,这个乐器叫芦笙是一个吹奏乐器,苗族人民一边吹奏乐器,一边跳舞,说明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经常用音乐和舞蹈来表达他们高兴和喜悦的心情,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苗家山寨去感受他们别样的风情。
(二)新课教学
1.整体欣赏乐曲,初步感知
(1)初次欣赏(播放音乐)
老师设置问题:你能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能够联想到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名字叫《苗岭的早晨》,音乐的情绪时而优美抒情,时而欢快活泼,音乐中感觉听到了早晨小鸟清晰的叫声,有感觉到好像苗家山寨的人们早晨起床后可能在跳舞或者在劳动的场景,展现出一副美丽的山水画。
(2)再次欣赏(播放音乐)
老师设置问题:注意了要给音乐划分几个段落,每段之间音乐是怎么变化的呐?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
根据音乐的情绪或者是速度,可将音乐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比较缓慢,音乐情绪是优美抒情的;第二部分速度加快,带给人一种欢快活泼的情绪;第三部分又回到了优美抒情的情绪当中。
2.分段欣赏乐曲,情感升华
(1)欣赏引子部分(播放音乐)
老师设置问题:联想到什么样的词来描绘引子部分的音乐?联想到什么画面呢?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引子部分的音乐可用宁静一词来形容,这段优美的音乐把我们带到一个晨曦微露,美丽恬静的苗岭早晨的这样一个景色当中。
(2)重点欣赏第二部分(播放音乐)
①感受音乐形象。
老师设置问题:在速度、情绪上,乐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部分又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你们能够联想到什么?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