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冷战的背景;列举两大集团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对抗;理解冷战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地图和史料,提高读取历史地图,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史料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美苏冷战对世界安全的危害,树立和平与发展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苏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难点:理解冷战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采用名言俗语导入法,给学生介绍英国前外相哈默斯顿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进而提出问题:“在二战中,美苏因为要对抗共同的敌人——法西斯而结成盟友。那么,二战结束后,美苏还能友好相处下去吗?双方关系将怎样发展?通过问题设置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冷战的背景
1.战后世界局势及力量对比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相关史料及二战后的形势图和实力对比图,引导学生结合两者去思考二战结束以后,世界局势及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这一变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材料内容如下:
材料一 “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现在美国在太平洋控制了比英国过去的全部势力范围还要多的地方,它控制着日本、国民党统治的中国、半个朝鲜和南太平洋;它早已控制着中南美;它还想控制整个大英帝国和西欧。美国在各种借口之下,在许多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军事部署,建立军事基地。美国反动派说,他们在世界各地已建立和准备建立的一切军事基地,都是为着反对苏联的。不错,这些军事基地是指向苏联。……”
——毛泽东论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的影响,是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彻底打破了数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促使世界历史从一个欧洲列强主宰的旧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两级结构的新时代。二次大战沉重打击了欧洲,德国因战败而退出争霸的舞台,英法虽然取胜却被严重削弱,旧欧洲已是体无完肤。整个欧洲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以欧洲为中心的旧世界结构已破坏殆尽,战后的欧洲不得不长期分别处于美苏两个大国的庇护之下。随着欧洲中心地位的丧失和欧洲殖民主义的衰落,美苏两国逐渐主宰了世界,形成了美苏在欧洲乃至全球对峙的局面。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发生了改变。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完毕后,教师提问学生作答,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如下:
(1)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2)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4)主观: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
2.美苏关系的变化
教师提问:面对国际局势的变化,美苏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请学生重点阅读教材内容,学生看完后不难答出: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美苏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
教师讲授美国为了称霸世界,于是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敌对行动。即冷战政策。教师讲解“冷战”的定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制”共产主义。
(二)美苏的对抗
1.冷战开始的标志
教师给学生抛出问题: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其主要内涵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杜鲁门主义”的主要内涵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2.马歇尔计划
教师提问:战后初期,为了帮助西欧各国克服经济困难,美国于1947年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这是否是真正慷慨的善举呢?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及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的材料,去思考马歇尔计划背后的真实意图。材料内容如下:
既然马歇尔计划是为了抗衡苏联,为什么它又把苏联和东欧包括在“援助”范围内呢?美国这样做有三层用意:一是策略上的考虑,杜鲁门主义咄咄逼人的反共调子,曾引起美国不利的反响,一项包括苏联和东欧在内“复兴计划”有利于争取欧洲人;二是有助于瓦解或离间苏联和东欧的关系;三是美国深知苏联根本不可能按美国的条件接受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包括进来无非是为了把分裂欧洲的责任推给苏联。
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总结“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是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击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
过渡:除了在政治和经济上采取一定的措施,美国在军事上也成立了一个组织来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这个组织是什么?它的成立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学生看过教材相关内容后,不难作答:该军事组织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的成立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材料里“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正说明了这一点。
过渡: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反共态势,苏联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联合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反击。那么,反击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4.苏联的反击措施
学生阅读完教材的相关内容后,会得出结论:经济上,建立了“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军事上,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三)冷战的影响
教师提问: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级格局最终形成。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和斗争,这种斗争贯穿于整个50年代,双方矛盾日益尖锐。那么,美苏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是否认同美苏冷战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这一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请他们以历史小组为单位,在5分钟的时间内去思考讨论上述问题。
讨论结束后,教师请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美苏冷战对于世界局势的影响很大: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给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造成长远深刻的影响。冷战的实质不是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而是因为国家利益。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请学生到讲台上把表格中空缺的内容填充完整,对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复习和回顾。
作业:课下思考问题: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四、板书设计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561285085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临近,推荐报名教师资格证面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来系统学习提升面试技能。关于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