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考情分析

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是历史学科教师资格笔试考试的常见知识点,具体来说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情况、明清中原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措施、明清对外关系中的和平交往(如郑和下西洋)与冲突(如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等知识点,这部分知识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多以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总体来说,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这部分内容比较琐碎,且由于题量相对不大,大家备考过程中容易忽视,故将此部分内容整理如下,以供大家备考。

二、知识呈现

(一)明代的民族关系

1.西藏、新疆地区

西藏地区明朝称为乌思藏。元朝灭亡后,明太祖派人深入乌思藏地区招抚政教首领,1372年萨迦派的故元摄帝师喃加巴藏卜等归降明朝,并带领六十多人赴南京朝见了明太祖。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宣慰司、元帅府、布政使、都指挥使等机构,委用藏族上层人士任职。

公元1391年,哈密归顺明朝。公元1404年,明朝册封哈密王帖木尔为忠顺王,赐金印。明朝中期,中亚河中地区陷入战乱,新疆出现三个割据政权:一是活动在天山北路的瓦剌蒙古部建立的准噶尔汗政权;二是天山南路的吐鲁番苏丹政权;三是喀什噶尔苏丹政权。这三个割据政权都承认明朝中央政权。总的来说,明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影响绝大多数时间仅止于哈密以内。

2.蒙古族

明朝建立以后,元朝残余势力退到蒙古草原,分裂成瓦剌、鞑靼、兀良哈三部,但双方冲突仍不断发生,明成祖曾五次亲征,双方损失都很大。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瓦剌甚至在土木堡俘虏过明英宗。为了防卫蒙古部落的入侵,明代加强了长城防御,形成了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的明长城。

明中期以后双方关系走向缓和。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此后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互市,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二)明代的对外关系

1.郑和下西洋

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也为寻找建文帝,明成祖派郑和出使南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受到热烈欢迎。郑和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与之通好的意愿,并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以中国丝绸、瓷器、茶叶,换取供皇室贵族享用的珠宝、香料、药材等。郑和航海期间,许多国家的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极大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与欧洲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早半个多世纪。但是,郑和下西洋更多是政治目的的行为,与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掠夺财富、积累原始资本明显不同,且浪费了大量的财力。

2.戚继光抗倭

元末明初开始,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由于明政府的“海禁”政策,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奸商,与倭寇相勾结,共同走私、抢掠分赃,倭患愈演愈烈。

为平定倭寇,明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抗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后戚继光与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3.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开始与我国发生联系。1553年,葡萄牙人(明朝时称葡萄牙为佛郎机)以晾晒货物为由,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并非法铸造军事设施,但我国政府一直拥有澳门的主权直至清末,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4.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朝末年,西班牙、荷兰殖民者相继侵入台湾,最后荷兰打败西班牙独占台湾。

清初,在东南沿海抗清的郑成功,于1661年在台湾登陆,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祖孙三代在台湾发展农商,提倡文教,保境安民,将军队分到各处去屯田垦荒,派农师向少数民族传授汉族先进农业技术,积极发展商品生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密切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三)清代的民族关系

1.西藏地区

清朝确定对全国的统治后,西藏地方宗教首领表示归顺清政府统治。顺治帝时期,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赴北京觐见顺治皇帝,顺治帝正式赐予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时期,又赐予另一个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

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清朝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历代中央与西藏的关系:唐代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唐蕃会盟碑——明代乌斯藏——清代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

2.回部

清代称生活在南疆地区的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为“回部”。1757年,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定,恢复了对新疆地区的统治。1762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军队驻扎在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晚清时期沙俄势力不断渗入新疆,并支持阿古柏叛乱,1875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速战”进军方针,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地区,后晚清政府通过谈判收回伊犁。1884年,新疆建省。

3.蒙古族

康熙时期,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的唆使下发动叛乱,康熙皇帝三次亲征,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之后清政府于1757年将噶尔丹贵族割据势力彻底粉碎。

土尔扈特部是漠西蒙古的一支,因噶尔丹的压迫西迁中亚。在沙俄的压迫下,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返回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清朝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

4.台湾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在岛内汉族移民与高山族共同努力下,台湾得到了进一步开发。晚清时期,中国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台湾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为拱卫东南沿海、加强海防,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四)清代前期的对外关系

1.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俄国占领西伯利亚后继续向我国黑龙江流域扩张。明清之际,清军主力进关,东北边界空虚,俄国侵略者乘机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清政府一再要求俄军撤出中国领土,但俄军置若罔闻,并且继续增兵,扩大侵略。

为了捍卫边疆,康熙帝决心组织自卫反击战。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俄军伤亡惨重,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2.《尼布楚条约》与《布连斯奇条约》

雅克萨之战后,1689年中俄两国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正式签订了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该条约确定了清代前期中国与俄国的东部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1727年(雍正五年),中俄中段边界(现在大部分成为俄蒙边界)的条约《布连斯奇条约》在双方平等的状态下签订。条约规定中俄中段边界,东起额尔古纳河,向西至沙毕纳依岭(即沙宾达巴哈)为界,以北归俄国,以南归中国。此外还包括通商、遣返逃人、宗教、外交等方面内容。

(五)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综述

1.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发展

明清时期,在全国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下,中央政府粉碎了一个个内部的分裂势力,有效地抵挡了外来势力的入侵,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领土的完整,奠定了现代我国疆域的基础,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不断巩固发展。

2.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增多

明代初期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更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密切了我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开始不断向东方扩张,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增多,所面临的外部挑战日益强烈,开始出现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但我国却逐渐走向闭关锁国。

三、知识巩固

1.自汉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实施有效管辖。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是( )。

①设置西域都护 ②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③设立伊犁将军 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B.元朝时,我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C.清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D.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

3.下列属于清政府采取的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是( )。

A.设立澎湖巡检司 B.在北方修筑长城

C.抗击东南沿海倭寇 D.签订《尼布楚条约》

4.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由对外开放转为闭关自守 B.出现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C.西方宗教开始传入我国 D.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发展

5.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 )。

A.航海的时间和规模差异很大 B.航海的范围有较大的差距

C.航海的目的和影响不同 D.航海的政府支持力度差异很大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材料二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摘编自《天妃之神灵应记碑》

材料三 中国人一直被称为非航海民族,这真是太不公平了。他们的独创性本身表现在航海方面正如在其他方面一样……中国海军在1100—1450年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

(1)郑和船队第一次远航的出发地刘家港是材料一图中的___(填字母),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非洲东海岸___(填字母)和红海沿岸___(填字母)。

(2)材料二中郑和“奉”的是谁的命令出使“西洋”?“永乐三年”是哪一年?郑和的这一事迹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D。解析:①设置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对新疆的管理措施;②制定“金瓶掣签”制度是清代乾隆皇帝加强对西藏管理的措施;③设立伊犁将军是清代加强对新疆的管理措施;④设置驻藏大臣是清代雍正皇帝加强对西藏管理的措施,因此①③符合题意,D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项。

2.【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同为一家”,A选项正确;元朝时,汉族、维吾尔族与波斯等民族在我国长期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B选项正确;清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C选项正确;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对新疆地区的统治,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D项。

3.【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设立澎湖巡检司是元代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措施,A选项错误;自战国至明代,历代中原王朝间歇在北方修筑长城抵御北方草原民族入侵,但清代由于蒙古地区已经平定,这一工程基本停止,B选项错误;抗击东南沿海倭寇是明代拱卫海上安全的措施,C选项错误;1689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肯定了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在内都是中国领土,D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项。

4.【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我国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发展,D选项正确;明朝初期,郑和曾七次下西洋,我国以开放的姿态加深了与亚非许多国家的友好往来,但后来随着“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的实施,我国逐渐走向保守封闭,A选项正确;明代倭寇大肆侵扰东南沿海,清代沙俄侵入我国,我国开始出现外国侵略与反侵略斗争,B选项正确;最早传入我国的西方宗教是唐代的基督教聂斯托利派(景教),C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项。

5.【答案】C。解析:郑和下西洋更多是政治目的的行为,与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掠夺财富、积累原始资本明显不同,且浪费了大量的财力,而西方国家通过新航路开辟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C选项正确。二者航海时间相差约半个多世纪,时间不是最大的差别,A选项错误;二者航海的范围都很大,且本身都有政府的支持,BD两项错误。故本题选C项。

6.【参考答案】

(1)D;A;C。

(2)明成祖;1405年;意义: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教师资格证直播课程(点击购买中学小学幼儿园,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