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考情分析

首先,鉴于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性,历次考试中针对这一内容的考查形式也比较多样,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等等,都有涉及,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全面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

其次,由于秦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属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专题,因此,在考试中它还经常与其他几个阶段的思想一起考查。

二、知识点呈现

(一)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1)概念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决策而言的,具体指皇帝个人的专权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其特点一是君主个人专断独揽,特点二是大小官僚作为君权代表对百姓实行专断独裁。

中央集权:是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的,具体指地方服从中央。其特点一是中央严格控制地方,二是中央为控制地方重视对地方官员的任用和监督。

(2)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3)内容: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行政体制

(二)皇帝制(核心)

创立:初并天下后,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皇帝称号的确立是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号反映了神话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

内容: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证。

(三)中央官制

建立:秦始皇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主要内容:

①秦朝中央的三大最高官职(三公):

a.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

b.御史大夫:“掌副丞相”,地位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c.太尉:“掌武事”,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但秦始皇并未任命太尉,而是自掌军权。

②诸卿(九卿):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四)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1)郡县制的由来和推行

①由来: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

②推行: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经过朝廷上的激烈辩论,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

废分封、立郡县,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对中央加强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起了作用。

(2)地方官僚机构

①郡:它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②县:它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3)特点: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的由皇帝任免。

三、经典例题

1.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分封制 B.增强地方权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打破世袭特权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可知秦朝这一做法是加强对地方势力的控制,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符合题意的是C项;秦朝地方上实行的是郡县制,不是分封制,排除A项;题干中是在限制地方势力,也不可能打破世袭特权,排除BD项。

2.秦代承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汉朝设置中朝、尚书,魏晋南北朝的门下省与中书省等皇帝的秘书机构建立并发展起来。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这些机构的设立反映了( )。

A.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发展 B.中权机构建设的逐步发展

C.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强化 D.社会结构日益交化与更断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央机构的发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反映的是秦代、汉朝和魏晋时期中央权力机构的发展变化,符合题意的是B项,三省六部制在隋唐时期形成,排除A项;魏晋时期是国家的分裂时期,不是同一时期,排除C项,D项中的“交化与更新”不符合题意。

3.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说明( )。

A.秦汉爵秩等级的开放性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变弱

C.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 D.秦汉官僚的等级性

【答案】A。解析:西周时,爵秩等级的标准是血缘关系,秦汉时期,爵秩等级的标准出现动摇,平民可以军功得爵,打破了之前的血缘标准,体现了等级的开放性,故A项正确;平民可以通过军功得爵体现了社会阶层流动性变强,故B项错误;军功地主阶层与血缘贵族并存,故C项错误;官僚的等级性体现在官阶的高低,不体现在军功阶层的崛起,故D项错误。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337331076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 课程(点击购买中学 小学 幼儿园 ,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