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往往以学生是否掌握步骤为评价依据,重视和落实的只是“知识与技能”目标。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慢慢被落实,“过程与方法”则最容易被忽视。今天我们通过《画画我的四叶草》这节课为案例,对“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探讨。

一、落实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在低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处于知道这么做会得到这个结果的状态,只了解一步一步的操作步骤,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操作。

以《画画我的四叶草》一课为例,学生按着步骤做就可以完成目标,但是如果学生不看步骤,总是会忘记复制之前要先选定区域。针对这个问题,可以改进教学设计。

教学片段一 :问题导入

先让学生自主探究3分钟,然后问学生碰到了哪些问题。有学生回答,“编辑”菜单下的“复制”菜单是灰色的,点击没有反应。这时教师再告诉学生:我们要先选定要复制的区域,然后再按复制按钮就可以了。最后在黑板上出示步骤:先选定,再复制,最后粘贴。

教学片段二:重点探究原理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学片段一以问题为导向,从如何解决问题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和注意,但是到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移动“爱心”时,有的学生不知道移动之前也要先选定,还有就是隔了一个星期再上课,学生又忘记了复制前要先选定。这说明学生只是接受了先选定、再复制这个知识点,没有内化,自然也谈不上举一反三。

而在第二个教学片段中,我重在让学生明白操作的原理,学生在自主探究移动“爱心”时,就想到了移动之前也要告诉电脑要移什么,要先选定移动的内容,这样到了第二个星期依然记得知识点。

在高段信息技术教学中,更要落实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因为后面的学习内容越来越复杂,步骤越来越多,如果只是记住操作步骤,必然很容易忘记或混淆操作顺序。而如果知道了原理,那么根据原理自己推出步骤,就不用去记烦琐的步骤,能自主操作。同时在高段教学中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总结能力,不断促使学生展现和交流各自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含义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二、落实授学生以渔而非授学生以鱼

古话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信息技术课中我们也应该渗透学习方法的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以《画画我的四叶草》一课为例,让学生理解水平翻转、垂直翻转和按一定角度旋转的区别是图形的复制与翻转的难点。

教学片段一:刚刚移动“爱心”我们使用了水平翻转,可是翻转菜单里还包括其他方式的翻转,同学们想知道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吗?接下来就让各位同学做一次小小探究家,来探究一下神奇的画图世界。那么请各位同学打开“小小探究家”,里面要完成的任务有三个,请各位同学试一试,应该分别采用哪种翻转方式来完成任务。

教学片段二:请各位同学试一试,应该采用哪种翻转方式来完成任务

教学片段一中使用了蝴蝶、小船、福字这些学生常见的素材,制作“小船倒影”和制作“福到了”也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快完成了任务。但是学生对各种翻转的区别还是不明白,大多数学生是反复尝试才完成任务,并不能一眼就判断出应该使用哪种翻转方式。

教学片段二中使用相同的素材半边“爱心”,学生在分别操作后对各种翻转的区别一目了然。同时我还设计了探究报告表,引导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总结,使学生学会记录总结。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我们要总结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时,应该先保证前提条件是一致的,然后运用“对比”参照的方法,就可以找到不同之处。教学片段二落实了学习方法“对比法”。

除了“对比法”,在本堂课中我还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帮助”,把“帮助”文件作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一种辅助工具。除了对比法和使用帮助法,还有很多其他方法也是自主探究中经常要用到的。要让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自主探究,首先得让他们学会自主探究的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渗透学习方法,让学生学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现成的知识。

三、善搭“积木”架起攀向创新的阶梯

教学片段一:自由创作

四颗“爱心”就可以组成这么漂亮的图案。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自由创作其他图形,希望可以综合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点画自己想画的画。

教学片段二:组合创作

我们用四颗“爱心”就能组合出如此美丽的图案,其实它们还可以组合出更多的漂亮图案呢,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图案分别是由什么图案组合而成的?接下来就是各位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时候,请打开“创意设计师”。打开之后,同学们会看到有一些基本图形出现在画面的右侧,它们是老师提供给大家的,各位同学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基本图形,然后通过复制、翻转,设计出你喜欢的图案。

这两个片段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节。片段一中我让学生自由创作,可能太难了,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片段二中,我结合学生平时玩的拼图游戏设计了组图的任务,学生很快领会了,饶有兴致地练习起来,连平时不愿意动手的女生都在认真地操作。学生是有创造欲望的,也能体会到创造带来的喜悦,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在给了学生示例素材的同时,也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基本元素,创造出新的图形,这样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我还提供了组成四叶草的基本图形,前面环节没有完成的学生到这一环节还可以继续完成,从另一个层面上实现了分层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创新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引导学生创新,我们应该先从教学目标中挖掘学生最感兴趣、最熟悉的东西,善搭积木,善用组合,在学生掌握的知识与创新之间搭起阶梯,设计出学生做得了,又喜欢,又能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任务。

四、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要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需要关注的问题和要注意的细节还有很多。但总的目标是,除了落实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养成追根究底的探究精神,要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还有很多地方要学习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备考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功底,对于已经丢掉书本多年的考生,我们推荐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