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学习分类

1.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比如讲解教学。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比如科学研究。

2.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机械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比如让两岁幼儿背诵唐诗宋词,但无法理解,这就是机械学习。

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比如学生理解三乘以三的含义是三个三相加,从而学会三乘以三等于九,这就属于有意义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之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没有高级、低级之分。比如:白鼠走迷宫的试验,虽然是发现,但在大脑中从未建立联系,所以是机械的发现。背乘法口诀表靠的是死记硬背,属于机械学习,而乘法口诀是固定知识故采取接受的方式,所以是机械的接受。

3.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将知识的理解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符号学习也称代表学习、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者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么。比如,汉语的词汇教学和英语的单词教学,都属于符号学习。儿童经过反复学习,当看到“苹果”( apple)或听到“苹果”(apple) -词时,知道它的读音或者拿起“苹果”这种实物,这就是符号学习的结果。当然,符号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学习,也包括非语言符号学习(图像、图表、图形、表情、姿势等)。比如,会观看气象图,知道数学图表代表的意义,知道点头表示同意,明白摆手表示打招呼或不同意,北京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等等,都属于符号学习。

概念指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某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过程。比如,鱼这类动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是有鳍、会游泳、有鳃,其他的如形状、大小、颜色、生活习性等都是无关特征,不影响其分类。学习“鱼”的定义,就是掌握这三个关键特征,这种学习就属于概念学习。再比如鸟有“前肢为翼”和“无齿有喙”这样两个共同的关键特征。如果掌握了这两个关键特征,就掌握了这个概念的一般意义,这就是概念学习。

概念学习比符号学习复杂,但需要以符号学习为基础,在概念学习中也有符号学习的任务。但两者的区别是,概念学习的关键不在于记住符号,而在于掌握符号代表的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比如,记住“鱼”的读音或者写法是符号学习,而知道哪些动物属于“鱼”,有什么特征,这就属于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掌握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其复杂程度高于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和符号学习为前提。比如:学习“圆的直径是它半径的二倍”,里面包含了“圆”、“直径”、“半径”三个概念。或者“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包含了“正方形”、“长方形”两个概念。

4.根据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与学习者已经知道的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类:

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更高的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比如学生在理解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 “直角三角形”这类下位概念之后, 再学习“三角形”这一上位概念就属于是上位学习。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学习者将概括程度处在较低水平的概念或命题,纳入自身认知结构中原有概括程度较高水平的概念或命题之中,从而掌握新学习的有关概念或命题,按照新知识对原有知识产生影响的大小,下位学习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派生类属,即新学习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的、包容面较广的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能从已有命题中直接派生出来的。例如,知道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长方形一个特例,那就很容易理解“正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另一种是相关类属,即新内容的纳入可以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概念、命题,并使其精确化。例如,学生学习了“杠杆”,知道了杠杆的力臂原理,而后他们学习“滑轮”,知道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就把“定滑轮”同化到了“杠杆”之下,但学生对杠杆的理解也会有一定变化:杠杆并不一定是一根细长的棒子,它也可以是一个轮子。

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而在有意义学习中可能产生联合意义,即原有观念和新学习的观念是并列的,这就是并列组合学习。例如,学习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需要与价格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就属于并列组合学习。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1.认知内驱力

在三种内驱力里,只有认知内驱力是内部学习动机,其他两种都是外部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表现为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真理的追求。这种对学习本身感兴趣的学习动机也是最为重要、稳定和持久的学习动机。

2.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外部学习动机,表现为不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学习仅仅是一种手段,通过学习去追求学校情境中的地位、荣誉、或者满足自己的自尊心。更通俗的讲,在班级里有些学生学习就是为了通过成绩好,赢得在班级中的地位、荣誉、赢得他人的尊重。

3.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也是外部学习动机,表现为不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学习仅仅是一种手段,通过学习去获得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附属内驱力常常发生在儿童早期,所以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为了赢得老师和家长的夸奖而努力学习也是正常的学习动机现象,符合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不应受到批评。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则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