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导语:中国音乐史这类题目在历年教师资格考试题目中经常遇到,很多考生和学员也经常在这个题目中摔跤绊跟头,所以今天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古代音乐史这个知识模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个模块里的知识点的一些基本知识有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以防于未然:

重要考点1:六代乐舞

六代乐舞又称“六舞”,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包括:黄帝时期的《云门》、尧时期的《咸池》、舜时期的《箫韶》、禹时期的《大夏》、商时期的《大濩》以及周时期的《大武》。

重要考点2:八音

周代按照制作材料将乐器分为“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重要考点3:汉代乐府

汉代乐府是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乐府的任务是大规模、大范围地采集民间歌谣。乐府中的乐工除对民歌进行加工、改编、创作和填写歌词外,还研究理论、演唱、演奏。乐府中还拥有优秀的音乐家,如汉代协律都尉李延年。公元前7年,汉哀帝罢乐府,使乐府由盛变衰。

重要考点4:相和大曲

相和歌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汉魏时的相和大曲。这是一种大型的歌舞套曲。其结构因素包括“艳、曲、解、趋、乱”等部分。

重要考点5:《声无哀乐论》

《声无哀乐论》是魏末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嵇康所著的一本音乐美学著作,其基本观点即是:音乐不能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他认为音乐是客观的实体,哀乐是情感的表现,两者没有直接的联系,从而否定了音乐能表现人的哀乐情感,不承认音乐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涉及音乐美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功能、音乐的审美感受等,它与西方19世纪著名音乐家爱德华•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代表性论著《论音乐的美》有不少论点十分相似,这是我国在一千七百年前提出的带有自律论色彩的音乐美学论著。所以《声无哀乐论》至今仍不失为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音乐论著,它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而独树一帜。

重要考点6:记谱法

隋唐音乐的记谱法,根据目前所保存的资料,主要有古琴字谱和燕乐半字谱两大系统,均属于音位记谱法的体系。

文字谱

文字谱是古琴的一种专用记谱方法,就是用文字记叙弹琴的指法和弦位的一种记谱方法。目前所见古琴记谱法的最早谱式是文字谱,存留的曲谱为唐人手抄本《碣石调•幽兰》。

减字谱

减字谱由文字谱发展而来,是古琴记谱法一个极为重要的革新,这一变革是由唐代曹柔完成的。

燕乐半字谱

唐代的燕乐半字谱是我国工尺谱的一种早期形式,当时有管色谱和弦索谱两种谱式。

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中学小学幼儿园,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